时间: 2025-05-06 02: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1:03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
作者: 陈亮 〔宋代〕
风流家世传张绪。
似灵和新种垂缕。
绮席离词,银台奏赋。
当年梦绕蓬山路。
卖花声断蓝桥暮。
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蜀郡归来,荆州老去。
心情零乱随风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流才子的生活,传说中与张绪有关的家世,仿佛是灵和新种的缠绵情感。华丽的席子和离别的词句,曾在银台上赋诗。当年我常常梦回蓬山的路上,卖花的声音在蓝桥的暮色中断绝。记得我曾在那醉帽吟诗的地方,如今蜀郡归来,荆州已显老态。我的心情如同随风飘荡的絮,变得零乱不堪。
作者介绍:
陈亮(1143-1194),字公甫,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婉约、清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陈亮一生经历了战乱,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七娘子》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身处三衢道中,面对人生的感慨与离愁,融入了对往昔青春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索。该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陈亮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感慨,展示了一个才子在世俗生活与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开头两句提到“风流家世”和“张绪”,不仅引入了文化背景,还暗示了诗人对自我身份和才华的思考。
诗中“绮席离词,银台奏赋”描绘了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场景,显示出诗人与文人雅士的交流与情感纠葛。而“当年梦绕蓬山路”则勾起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对自由与美好的渴望。随着“卖花声断蓝桥暮”的描写,诗人转向了现实的无奈与孤独,蓝桥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展现了人情冷暖。
最后,诗人以“心情零乱随风絮”结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内心的迷茫与浮躁,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整首诗从个人经历出发,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共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蓝桥”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相遇
c) 欢愉
答案:a
诗人用“心情零乱随风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冷静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蜀郡归来”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回忆过去
b) 享受生活
c) 旅行的乐趣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