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1
好事近·咏梅
作者: 陈亮 〔宋代〕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这几枝梅花,点缀在暮色中,映破了青灰色的烟雾。
最好的地方是屋檐斜出,旁边传来玉奴的笛声。
月光像水一样洒过林塘,花影在苔石上轻轻摇动。
我想在梦中飞舞成蝶,唯恐那幽幽的香气难以寻觅。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与高洁,尤其在寒冬时节依然绽放,显示出不屈的精神。诗中提到的“玉奴横笛”可能与古代文人雅集相关,传达了一种文人风雅的情境。
作者介绍:陈亮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词人,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在诗词创作中,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正值冬春交替之际,诗人借梅花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
《好事近·咏梅》通过梅花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首句“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描绘了梅花在暮色中的清丽,揭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优雅生活的追求与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屋檐下的笛声与梅花相映成趣,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气氛。月光如水洒落在林塘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柔和而清新,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两句“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诗人渴望像蝶一般自由飞舞,但又担心香气难以寻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思与感伤,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梅花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索,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渴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的皪两三枝”中“的皪”指什么?
A. 梅花的颜色
B. 梅花的数量
C. 梅花的香气
诗中提到的“玉奴”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一种花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C.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多地表现了梅花傲雪的精神,而陈亮的《好事近·咏梅》则侧重于描绘梅花的美与内心的渴望。两首作品在主题上虽相似,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