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45:03
万仞冈头,平临四望,人世奇观。正宿雨初收,流云散乱,浑如沧海,浪涌涛翻。时见群峰,参差隐现,仿佛蛟鼍没巨澜。太空里,长烟幕幕,积雾漫漫。下方尘土歊烦。到此处方知宇宙宽。看壁立中开,剑光犹迸,古苔剥落,鹤迹仍完。身在层霄,分明上界,何用凌风跨玉鸾。昨宵卧,神游八极,不觉超凡。
在万仞高的冈头,平视四周,眼前展现出人世的奇观。正当宿雨刚刚收起,流云散乱,犹如沧海般波涛翻滚。时而可以见到群峰,参差错落,仿佛巨大的蛟龙沉没于波澜之中。在太空中,烟雾缭绕,积雾弥漫。下方的尘土令人烦恼。来到这里,才明白宇宙的广阔。看那壁立而起的山峰中,剑光犹如闪电般迸发,古老的苔藓剥落,仙鹤的足迹依然清晰。身在云霄之上,分明进入了上界,何必乘风跨越玉鸾(神仙的象征)呢?昨夜我在此处安眠,神游八方,不觉已超凡脱俗。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子明,号白云,明代诗人、政治家。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借景抒情,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夏言登葛仙山的经历中,葛仙山位于今福建省,是道教名山,传说为神仙之地。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超凡的神游体验,引发读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深思。开篇以“万仞冈头,平临四望”引入,展示了诗人所处的高山之巅,视野开阔,使人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雄伟气势。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的景象,使用“宿雨初收,流云散乱”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变化多端的自然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群峰,参差隐现”的表述,表现了山的神秘与奇妙,仿佛在暗示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太空里,长烟幕幕,积雾漫漫”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感,犹如置身于一个迷雾缭绕的仙境。诗中提到的“尘土歊烦”则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身在层霄,分明上界”结束,强调了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对超凡脱俗的渴望,以及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而获得的内心宁静,正是这首诗的核心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超越尘世,向往超凡脱俗生活的愿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万仞冈头”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宿雨初收,流云散乱”,表现了(__)的自然景象。
判断题: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超凡脱俗是相互独立的。 (对/错)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风格差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