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9:42
沁园春·老子当年
作者: 许有壬 〔元代〕
老子当年,壮志凌云,巍科起家。
被尘嚣沸耳,鏖成重听,簿书眯眼攻作昏花。
天上归来,山中绝倒,部曲黄牛鼓吹蛙。
闲宫好,判园丁牧竖,一日三衙。
平生几度天涯,恰舣住飘飘泛海槎。
向竹林苔径,时来教鹤,山泉石鼎,自为烹茶。
庭下花开,楼头雨霁,尽着春风笑鬓华。
功名事,问西山爽气,多少烟霞。
这首诗表达了老子年轻时的宏伟志向与理想,在尘世的喧嚣中感到疲惫迷茫。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品茶赏花,感受春风的温暖。最终,面对功名与事业,他不禁思考西山的清风,回想起那多少如烟的岁月。
作者介绍:
许有壬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常常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下的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诗人通过对老子生平的描绘,反映出对道家哲学的认同,以及对纷繁世俗的逃避与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子年轻时的壮志与后来的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诗人提到老子“壮志凌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俗的纷扰却让他感到疲惫不堪,仿佛“被尘嚣沸耳”。这种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当诗人描绘老子“天上归来,山中绝倒”的情景时,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从繁华到宁静的心灵历程。老子最终选择回归自然,享受“竹林苔径”的清幽,显示出对自我内心的追寻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庭下花开,楼头雨霁”描绘了春天的美好,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宏伟理想的追求,又有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最终在对功名的淡泊中达到了平和与解脱,展现了老子哲学的深邃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反映了道家对自然与内心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壮志凌云”是指什么?
A. 理想高远
B. 处事低调
C. 安于现状
“庭下花开”象征着什么?
A. 闲适生活
B. 生活的烦恼
C. 追求功名
诗中“西山爽气”代表什么思想?
A. 逃避现实
B. 追求名利
C. 超脱世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