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7:30
云沈芒砀,天低淮泗,雄藩自古徐州。
山暝断蛇,台空戏马,王图霸气全收。
雕鹗阵盘秋。问逐余秦鹿,谁是英俦。
戍鼓声中,落鸿霞外,见黄楼。
中权扼锁咽喉。有三军辫发,上将兜鍪。
丝管夜阑,旌旗昼静,连营坐拥貔貅。
琴客最风流。想射堋分的,筝队飞毬。
醉指东南半壁,谈笑看吴钩。
云雾笼罩着芒砀山,天空低垂在淮河和泗水的交汇处,徐州自古以来便是雄藩之地。
山色渐暗,如同断裂的蛇,空荡荡的台地上再无马戏,往日的王图霸气早已被收归。
雕鹗在秋风中盘旋。问道追逐秦国鹿的人,谁才是真正的英杰?
戍楼的鼓声响起,在落日的霞光之外,远远看见那座黄楼。
中权之地如同咽喉一般被控制。三军士兵梳着辫子,上将身披盔甲。
夜幕降临,丝竹乐器悠扬,白天的旌旗静默,连营之中坐拥着凶猛的貔貅。
琴客最为风流,想起那射箭的场景,筝队在空中飞舞。
醉酒指着东南的半壁山,谈笑间看着吴钩的锋利。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及对故国的热爱,风格雄浑壮阔。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徐州历史地理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王权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思考。
《望海潮 徐州》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地理意象的诗作。诗中开篇即以“云沈芒砀,天低淮泗”展现出徐州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氛围,仿佛历史的重压感扑面而来。接着,诗人用“山暝断蛇,台空戏马”描绘了徐州曾经的繁华与现今的荒凉,使人感叹时光荏苒,王图霸业的消逝。
诗中反复提及的“英俦”、“黄楼”等意象,体现了对英雄豪杰的渴望与追忆,尤其是“问逐余秦鹿,谁是英俦”一句,既是对历史的追问,也暗含了对当代人才的渴望。接下来的描写又将目光转向军事,描绘了戍楼的鼓声和士兵的形象,显示出战乱的紧迫感。
最后,诗人以“醉指东南半壁,谈笑看吴钩”收尾,尽管历史的沉重和现实的严酷,仍透露出一种乐观和洒脱的态度,显示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英雄气概的向往。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清醒,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自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徐州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英雄豪杰的追忆与渴望,同时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出雄浑的场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云沈芒砀,天低淮泗”意在表达什么?
“问逐余秦鹿,谁是英俦”中“英俦”指的是?
“戍鼓声中,落鸿霞外,见黄楼”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