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47
罨重城。凄凄风雨都来,伴我孤征。渐湿雾凄迷不断,薄寒料峭还生。秋心暗惊。沉沉不放新晴。倚槛慵开銮镜,临流罢抚银筝。漫忘却他乡茱萸节近,黄花放后,白衣人远,但见拍水沙凫野渡,寥天云雁烟汀。黯销凝。匆匆又听橹声。
在这重叠的城头,凄凉的风雨纷纷而来,陪伴我孤独的征途。渐渐地,湿雾朦胧不散,寒气料峭又重新出现。秋天的心情暗自惊恐,厚重的云层不肯散去新晴的光辉。我懒得打开窗前的镜子,临河而坐,停止弹奏银筝。渐渐忘记乡间的茱萸节即将来临,黄花已开过,白衣人远去,只见水面拍打沙洲的野渡,遥远的天空中云雁隐约。黯然神伤中,匆匆又听到橹声。
庄棫(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其诗风细腻,常有沉郁之感,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八六子》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个人经历与社会动荡时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秋天凄凉氛围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八六子》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整首诗在凄凉的气氛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描绘了沉重的城郭与凄风苦雨的交织,给人一种孤独感。随着情绪的深入,诗人用“渐湿雾凄迷不断”展现了心境的模糊和对未来的迷茫。秋天的寒意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
在“倚槛慵开銮镜,临流罢抚银筝”中,诗人表现出对生活的倦怠与无奈,似乎在告别过去的繁华,转向一种内心深处的空虚。随后的茱萸节、黄花的描写,则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白衣人远”的意象,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归属感的缺失。
最后几句对自然的描写,虽有“黯销凝”的伤感,但又在“匆匆又听橹声”中带出一种生活的继续与希望。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整首诗在凄凉中透出一丝温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悲凉的自然景象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茱萸节”指的是哪一天?
“倚槛慵开銮镜”中“銮镜”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