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其二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3:20:41

诗句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色天香内样妆。

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41

原文展示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其二
作者: 杨万里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色天香内样妆。
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白话文翻译

将洛阳的花移植到松江,国色天香的牡丹穿上了华丽的妆容。
我在老家懒得去思考写诗的事情,但为了这花却忙得不可开交。

注释

  • 洛花:指洛阳的花,特别是牡丹,以其色香而闻名。
  • 松江:地名,位于今上海市附近,风景优美。
  • 国色天香:形容花色艳丽,香气浓郁,常用来形容牡丹。
  • 老里:指作者的老家,即故乡。
  • 觅句:寻找诗句。

典故解析

“国色天香”源于对牡丹的赞誉,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贵和繁荣。诗中提到的“洛花”代表了传统文化中洛阳牡丹的美丽和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擅长诗、词、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生活的浮沉。诗人通过描写牡丹的美丽,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洛阳牡丹的移栽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创作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牡丹的美丽,既有地方特色,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诗中“国色天香”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而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创作压力和对美景的思考。诗人在享受花的美丽时,却感到创作的艰辛与疲惫,这种矛盾的情感恰恰体现了文人对美的执着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洛花移种到松江”:表达了将洛阳的牡丹移植到松江,象征着美的传递。
    2. “国色天香内样妆”:强调了牡丹的美丽,体现了自然的华丽与人文的交融。
    3. “老里懒边无好思”:诗人自述在家乡懒得思考,透露出一种对于生活的疲惫感。
    4. “为渠觅句却穷忙”:为了这美丽的花而努力创作,反映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和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比作妆容华丽的女子,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创作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牡丹:象征富贵、繁荣和美丽,是诗中最重要的意象。
  • 洛阳:代表着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热爱。
  • 松江:作为对比,展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与诗人心境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国色天香”是形容什么的?

    • A. 牡丹的美丽
    • B. 诗人的生活
    • C. 自然景色
  2. 诗人感到“懒边无好思”是出于什么原因?

    • A. 对诗歌的热爱
    • B. 对美的追求
    • C. 对生活的疲惫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闲情赋》与此诗在意象上均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闲情赋》更侧重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而《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其二》则更多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创作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 见胥平叔 邃隐堂 和王仲仪二首·麝香 送郭功甫还青山 寒菜 和元之述梦见寄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答了素上人用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平地登云 辍驾 诛结尾的成语 窃窃偶语 战机 神醉心往 瓦结尾的成语 斗字旁的字 布结尾的成语 鼎辅 独立王国 釆字旁的字 安如磐石 营念 至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磞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