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剑化为龙

《剑化为龙》

时间: 2025-04-23 20:00:31

诗句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

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

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0:31

原文展示: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
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
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剑实在难以屈服,锋利聪慧自然有其来源。
沉埋在土中才得以出狱,合在一起却化为龙。
斗牛的光芒刚刚消退,蜿蜒的气流渐渐浓厚。
云涛透出百丈的高度,水府跃出千重的波浪。
拖着尾巴迷住了莲花的叶片,张开的鱼鳞展现出华丽的容颜。
直到今天沙滩下面,谁能够看到这神秘的踪迹?

注释:

  • 古剑:古老的剑,象征着高贵和坚韧。
  • 合会:汇聚、结合的意思。
  • 牛斗:斗牛,指牛和斗的光辉,指斗牛的场面。
  • 水府:水中世界,也可理解为龙的栖息地。
  • 玄踪:神秘的踪迹,代表着难以捉摸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豪放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或因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情感而作。诗中融入了对古剑与龙的比喻,反映了对力量与智慧的赞美。

诗歌鉴赏:

《剑化为龙》是一首蕴含丰富意象和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古剑的形象,引入了力量和坚韧的主题。诗的开头便以“古剑诚难屈”点明了主题,古剑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则暗示了潜力的释放与蜕变,表达了通过经历磨难后所获得的崭新生命。

全诗的意象生动,展现了从古剑到龙的变化过程,象征着从平凡到卓越的跃升。特别是“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描绘了斗牛场景的激情与余韵,暗示着一种力量的积蓄和酝酿。而“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感,令人心潮澎湃。

最后两句“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描绘了龙的优雅和华丽,将整个诗作推向高潮。这不仅是对龙的赞美,更是对追求卓越、展现自我的一种向往。诗的结尾“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则引发了人们对传奇和未知的思考,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剑诚难屈:古老的剑实在难以被屈服,暗示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2. 精明有所从:智慧和聪明是有来源的,提示我们要从历史、传统中学习。
  3. 沉埋方出狱:沉寂的力量经过磨难后得以释放。
  4. 合会却成龙:团结和结合的力量可以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5. 牛斗光初歇:斗牛的场景,象征着力量的展现和激情的余韵。
  6. 蜿蜒气渐浓:气势在不断增强,暗示着变化的过程。
  7. 云涛透百丈: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力量的宏伟。
  8. 水府跃千重:水中的龙跃出,展现出动感和气势。
  9. 拖尾迷莲锷:龙的尾巴与莲花相交,暗示优雅与力量的结合。
  10. 张鳞露锦容:龙的鳞片如同锦绣,象征着华丽。
  11. 至今沙岸下:时至今日,仍有神秘的存在。
  12. 谁得睹玄踪:引发对未知的思考,令人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古剑比作坚韧的精神,龙象征着力量和变化。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云涛、水府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古剑和龙的比喻,表达了对力量、智慧和不断追求卓越的赞美,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剑: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象征着力量、智慧和变化。
  • 牛斗:代表激情与力量的展示。
  • 云涛:象征宏伟的自然景象和气势。
  • 水府:暗示神秘的力量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剑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文化
    • C. 坚韧不屈的精神
  2. 诗中“龙”象征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力量与变化
    • C. 美丽
  3.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知的向往
    •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张聿的《剑化为龙》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运用自然意象表现内心情感,但张聿更加注重力量的蜕变,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经典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闽关九首 其四 忆王孙十二首  其三 集句 雨中寄用章上人 七月七日 琅琊王歌 其三 游仙九首 其八 钟山作十二首 其二 杂诗(三十三首) 感时述事十首 其九 羲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报公议 深文罗织 明真 巾字旁的字 笑柄 清明在躬 豆字旁的字 淑人 麥字旁的字 有言 风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遗文逸句 粗服乱头 素口骂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