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0:31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
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
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古老的剑实在难以屈服,锋利聪慧自然有其来源。
沉埋在土中才得以出狱,合在一起却化为龙。
斗牛的光芒刚刚消退,蜿蜒的气流渐渐浓厚。
云涛透出百丈的高度,水府跃出千重的波浪。
拖着尾巴迷住了莲花的叶片,张开的鱼鳞展现出华丽的容颜。
直到今天沙滩下面,谁能够看到这神秘的踪迹?
作者介绍:张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豪放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或因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情感而作。诗中融入了对古剑与龙的比喻,反映了对力量与智慧的赞美。
《剑化为龙》是一首蕴含丰富意象和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古剑的形象,引入了力量和坚韧的主题。诗的开头便以“古剑诚难屈”点明了主题,古剑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则暗示了潜力的释放与蜕变,表达了通过经历磨难后所获得的崭新生命。
全诗的意象生动,展现了从古剑到龙的变化过程,象征着从平凡到卓越的跃升。特别是“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描绘了斗牛场景的激情与余韵,暗示着一种力量的积蓄和酝酿。而“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感,令人心潮澎湃。
最后两句“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描绘了龙的优雅和华丽,将整个诗作推向高潮。这不仅是对龙的赞美,更是对追求卓越、展现自我的一种向往。诗的结尾“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则引发了人们对传奇和未知的思考,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古剑和龙的比喻,表达了对力量、智慧和不断追求卓越的赞美,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古剑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龙”象征的是什么?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