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5:32
重过墨水湖访刘响山
——方璲 〔清代〕
绿波春水暮云低,打桨重来路未迷。
几树垂杨临断岸,啼莺飞在板桥西。
在春天的傍晚,湖面上绿波荡漾,云层低垂。我划着桨再次来到这里,心中并不迷惘。湖边几棵垂柳依依,伴随着岸边的风景,西边的板桥上传来莺鸟的啼鸣。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垂杨”、“啼莺”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作者介绍:方璲(1640-1715年),字澄之,号聃庵,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是在游览墨水湖时,受到湖光山色的启发,写下了此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游历的回忆。
《重过墨水湖访刘响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湖畔美景的留恋。开头两句“绿波春水暮云低”描绘了傍晚时分湖面上的美丽景象,绿波荡漾,云彩低垂,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接下来的“打桨重来路未迷”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条水路的熟悉,暗含着他对往昔游历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几树垂杨”和“啼莺飞在板桥西”,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柔美与鸟儿的歌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整体而言,诗歌情感真挚,景色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以及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墨水湖”是因为什么得名的?
诗中的“打桨重来路未迷”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啼莺”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