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2:26
义帝陵
作者: 祁寯藻 〔清代〕
居鄛一言三户起,新城一言重瞳死。
可怜二老真英雄,提挈项刘如孺子。
汉诚天授楚天亡,大义所存世莫当。
不然缟素三军众,未必乌骓百战强。
楚人自古怀忠信,涕泣君臣同一烬。
角黍蛟龙湘水深,荒陵风雨郴山峻。
茅屋萧椮石虎悲,攀登犹有牧羊儿。
但闻东海田横岛,不见江南义帝碑。
这首诗描绘了义帝的历史悲剧和楚国忠臣的忠诚。诗中提到居鄛(即居巢)这个地方,暗指楚国的起源;而新城则代表了楚国的覆灭。两位老人被称为英雄,他们的英勇如同孩童般被提携。汉朝的兴起是天意,而楚国的灭亡则是历史的悲剧。即使士兵们身披白衣,也未必能与乌骓马一样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楚人自古以忠信为重,君臣同仇敌忾。湘水深处的角黍与蛟龙,暗示着楚国的悲壮与豪情,而荒凉的陵墓在风雨中显得更加苍凉。即使在茅屋中,石虎的悲鸣仍在回荡,登高望远之际,依然能见到牧羊儿的身影。只闻东海的田横岛,却看不到江南的义帝碑。
祁寯藻(1645年-1714年),字仲明,号烟雨,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对古典文化有深厚的研究。他的诗风兼具古雅与豪放,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展现忠义精神。
《义帝陵》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统治稳固之时,作者通过追忆楚国历史,表达对义帝及其忠臣的怀念,反映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向往和对历史悲剧的深思。
《义帝陵》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诗作,透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诗的开头以“居鄛一言三户起”引入,既展示了楚国历史的兴起,也暗示了其覆灭的悲剧。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英雄的描绘,强调了忠臣的无私奉献。诗中有“汉诚天授楚天亡”的感慨,显示出历史的无情与宿命。
诗的意象丰富,尤其是“角黍蛟龙湘水深”,不仅描绘了湘水的壮丽景象,也象征着楚国的悲壮与忠诚。诗的最后以“但闻东海田横岛,不见江南义帝碑”收尾,既表达了对义帝的追思,也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们的无奈。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缅怀历史的作品,更是一种对忠义精神的颂扬,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情感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忠义与历史的悲剧展开,表达了对楚国义帝及其忠臣的怀念,反映了对历史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忠诚与信义的永恒价值。
诗中提到的“重瞳”是指谁?
“汉诚天授楚天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角黍蛟龙”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