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

《清平乐》

时间: 2025-05-04 01:33:49

诗句

天连翠潋。

九折玻璃软。

回抱金堤清宛转。

疑共蓬莱清浅。

吾君欲济如何。

唐虞风顺无多。

自有松舟桧楫,一帆三代同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3:49

清平乐

作者: 毛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连翠潋。九折玻璃软。
回抱金堤清宛转。疑共蓬莱清浅。
吾君欲济如何。唐虞风顺无多。
自有松舟桧楫,一帆三代同波。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景象:远山与水面相连,波光粼粼如同玻璃般柔软,环绕着金色的堤岸,水流清澈而曲折,仿佛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相连。诗人感叹当前的君主想要治理国家,但却面临着唐虞时代那样的风顺已不再。唯一能够依靠的,似乎只有那松舟桧楫,凭借风帆在历史的波澜中共渡三代的安定与繁荣。


注释:

  • 天连翠潋: 天空与翠绿的水面相连,形容水面如翡翠般的美丽。
  • 九折玻璃软: 水波荡漾,像折叠的玻璃一样柔软。
  • 回抱金堤清宛转: 环绕着金色堤岸,水流清澈而曲折。
  • 疑共蓬莱清浅: 让人怀疑这水面是否与传说中的蓬莱一样清澈。
  • 吾君欲济如何: 我们的君主想要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办呢?
  • 唐虞风顺无多: 唐虞时代的顺风景象已经不多见。
  • 自有松舟桧楫: 只有松木的船与桧木的桨能够依靠。
  • 一帆三代同波: 只要有帆,就能与历史的三代共渡波涛。

典故解析:

  • 唐虞: 唐朝和虞朝的统治者被认为是贤明之君,代表了理想的政治状态。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和美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啸云,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北宋时期,国家政治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水乡的美景,隐喻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毛滂的一首典型的词作,描绘了水乡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希冀与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天连翠潋”便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九折玻璃软”“金堤清宛转”等意象,表现了水乡的恬静与流畅,仿佛在描绘一个理想的治理状态。然而,紧接着的“吾君欲济如何”却转向了对现实的思考,提醒人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诗中提到的“唐虞风顺无多”,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明当前的局势已无法像古时那样顺畅,诗人对此感到惋惜。最后以“松舟桧楫,一帆三代同波”结束,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认同与对未来的期望,尽管路途艰难,但只要依靠坚韧不拔的精神,仍能与历史的辉煌相连。

整首词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连翠潋: 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 九折玻璃软: 形容水波的柔美,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回抱金堤清宛转: 体现了水流的灵动与堤岸的优雅。
  • 疑共蓬莱清浅: 用蓬莱的意象来表达水的清澈,暗示理想。
  • 吾君欲济如何: 提出治理国家的困惑,体现诗人的关心与责任感。
  • 唐虞风顺无多: 反映现实的艰辛,与理想的背离。
  • 自有松舟桧楫: 表达了对传统与坚韧的依赖。
  • 一帆三代同波: 强调历史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九折玻璃软”比喻水波的柔美。
  • 对仗: 词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 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潋: 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玻璃: 象征着柔软与灵动,表现水的轻盈。
  • 金堤: 代表着人类的建设与理想。
  • 蓬莱: 仙境的象征,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 松舟桧楫: 代表着坚韧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连翠潋”中的“翠”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山
    • B. 绿色的水
    • C. 绿色的树
  2. 诗中提到的“唐虞”代表什么?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理想的政治状态
    • C. 仙境
  3. “松舟桧楫”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传统与坚韧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毛滂与李清照的词作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毛滂更注重历史的思索,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登观稼台 鹧鸪天 其二十五 鹧鸪天 有忆 鹧鸪天 其十八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小阳春 鹧鸪天 遣怀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和竹韵五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险畅机 包含寻的词语有哪些 静脉 轻挑漫剔 感篆五中 肉字旁的字 诡诞不经 甜浄 卜字旁的字 名垂罔极 捷结尾的成语 走乡随乡 人字头的字 虫字旁的字 赤盐 聿字旁的字 诬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