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柯子(六和塔)

《南柯子(六和塔)》

时间: 2025-05-04 03:23:40

诗句

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

凉生宫殿不因秋。

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

月华清泛浪花浮。

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40

原文展示:

南柯子(六和塔)
作者: 仲殊 〔宋代〕

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
凉生宫殿不因秋。
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
月华清泛浪花浮。
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六和塔的美丽景象。金色的龙尾蜿蜒在塔身,莲花盛开,仿佛在舞动的凤凰头。这里的凉意使得宫殿在秋天中显得格外宁静。门外不要去寻找尘世的喧嚣,江水在身边流淌。清澈的天空延展千里,潮水的声音从两岸传来。明月的光辉洒在波浪上,今夜的梦境如同蓬莱仙境,映入眼帘的是那十二座琼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甃: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器物,这里指塔的装饰。
  • 蟠龙:盘绕的龙,象征着威严与力量。
  • :莲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
  • 凉生:指清凉的气息,形容环境的宁静。
  • 卷地江流:形容江水流动,气势浩荡。
  • 霁色:雨后天晴的颜色,形容天空的清澈。
  • 潮声:海潮的声音,传递出自然的韵律。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典故解析:

  • 蓬莱: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界或追求的目标。
  • 琼楼:指华美的楼阁,常用来形容人间的美好或仙境的瑰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常常融合现实与理想。

创作背景:

《南柯子(六和塔)》的创作背景与六和塔的美丽景色有关,这座塔位于杭州,是当时著名的游览胜地。仲殊在此地游览时,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六和塔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开篇以“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描绘了塔的壮观与华丽,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美。词中反复提及的“凉”字,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一句,表明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渴望逃离现实,追寻那份心灵的平静。接下来的“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则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将整个词的意境提升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仿佛在呼唤着人们走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甃蟠龙尾:描绘了六和塔的外观,金色的装饰与龙的形象形成了威严的气氛。
  2. 莲开舞凤头:莲花的开放与凤凰的姿态,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3. 凉生宫殿不因秋:这里的凉意让人感到即使在秋天,宫殿依然清爽。
  4. 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劝人们在门外放下尘世的纷扰,享受江水的流淌。
  5.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清晰的天空伴随着潮水的声音,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6. 月华清泛浪花浮:月光洒在波浪上,形成美丽的景象。
  7. 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最后的理想与梦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莲开舞凤头”将莲花与凤凰相联系,增加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潮声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严谨,词句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六和塔的美丽,表达了对尘世烦扰的逃避与对宁静心境的向往,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金甃:象征华丽与尊贵。
  2.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3. 凉意: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江流:象征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5. 霁色:象征希望与清新。
  6. 潮声:象征自然的节奏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甃蟠龙尾”所描绘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六和塔的装饰
    • C. 一种动物
  2. “门外莫寻尘世”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尘世的向往
    • B. 对尘世的厌倦
    • C. 对旅行的期待
  3. “今夜蓬莱归梦”中的“蓬莱”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仙境
    • C. 一座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青玉案》:在抒情方式上更为豪放,表达了对自由与激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仲殊诗词选集》

相关查询

七爱诗。元鲁山(德秀) 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酒中十咏。酒旗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 太湖诗。桃花坞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 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上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辩议 语言无味 打鸡骂狗 包含痴的成语 冤愆 口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咨赏 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通话 贱入贵出 英雄豪杰 斗字旁的字 脸黄肌瘦 万丈高楼从地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