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49
原文展示:
明庆寺诗 江总 〔隋代〕
十五诗书日。六十轩冕年。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夜梵闻三界。朝香彻九天。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何言望钟岭。更复切秦川。
白话文翻译:
十五岁时开始学习诗书。六十岁时已经达到了高官显贵的地位。游历了许多名山胜地,对这些地方特别留恋。幽深的山崖高耸着绝壁,洞穴中飞泻着瀑布。在金河边知道证悟的果报,在石室中安心禅修。夜晚听到梵音传遍三界,早晨的香烟直透九天。在山阶上漫步,月光皎洁;在涧边聆听,凉风中蝉鸣。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淮海的变化如同桑田。为何还要望着钟岭,更加迫切地思念秦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诗人。他历仕梁、陈、隋三朝,是南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江总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较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江总在隋代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总个人的经历为线索,从十五岁学习诗书到六十岁的高官显贵,再到对名山胜地的留恋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以及对禅修生活的描述,如“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传达了他对自然和禅修的深刻体验。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如“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如“何言望钟岭”、“更复切秦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十五诗书日。六十轩冕年。
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
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
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
夜梵闻三界。朝香彻九天。
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
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
何言望钟岭。更复切秦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展现了江总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江总在诗中提到的“十五诗书日”指的是什么? A. 十五岁时开始学习诗书 B. 十五岁时成为诗人 C. 十五岁时游历名山 D. 十五岁时达到高官显贵
诗中的“金河知证果”指的是什么? A. 在金河边知道证悟的果报 B. 在金河边知道禅修的方法 C. 在金河边知道自然的美景 D. 在金河边知道人生的意义
诗中的“市朝沾草露”比喻什么? A.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短暂而易逝 B.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清新而美丽 C.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丰富而多彩 D.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永恒而持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