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明庆寺诗

《明庆寺诗》

时间: 2025-07-27 21:34:35

诗句

十五诗书日。

六十轩冕年。

名山极历览。

胜地殊留连。

幽厓耸绝壁。

洞穴泻飞泉。

金河知证果。

石室乃安禅。

夜梵闻三界。

朝香彻九天。

山阶步皎月。

涧户听凉蝉。

市朝沾草露。

淮海作桑田。

何言望钟岭。

更复切秦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34:35

原文展示:

明庆寺诗 江总 〔隋代〕

十五诗书日。六十轩冕年。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夜梵闻三界。朝香彻九天。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何言望钟岭。更复切秦川。

白话文翻译:

十五岁时开始学习诗书。六十岁时已经达到了高官显贵的地位。游历了许多名山胜地,对这些地方特别留恋。幽深的山崖高耸着绝壁,洞穴中飞泻着瀑布。在金河边知道证悟的果报,在石室中安心禅修。夜晚听到梵音传遍三界,早晨的香烟直透九天。在山阶上漫步,月光皎洁;在涧边聆听,凉风中蝉鸣。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淮海的变化如同桑田。为何还要望着钟岭,更加迫切地思念秦川。

注释:

  • 十五诗书日:指十五岁时开始学习诗书。
  • 六十轩冕年:指六十岁时已经达到了高官显贵的地位。轩冕,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高官显贵。
  • 名山极历览:游历了许多名山。
  • 胜地殊留连:对这些地方特别留恋。
  • 幽厓耸绝壁:幽深的山崖高耸着绝壁。
  • 洞穴泻飞泉:洞穴中飞泻着瀑布。
  • 金河知证果:在金河边知道证悟的果报。金河,佛教中的圣地。
  • 石室乃安禅:在石室中安心禅修。石室,指禅修的地方。
  • 夜梵闻三界:夜晚听到梵音传遍三界。三界,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 朝香彻九天:早晨的香烟直透九天。
  • 山阶步皎月:在山阶上漫步,月光皎洁。
  • 涧户听凉蝉:在涧边聆听,凉风中蝉鸣。
  • 市朝沾草露: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短暂而易逝。
  • 淮海作桑田:淮海的变化如同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 何言望钟岭:为何还要望着钟岭。钟岭,指钟山,位于南京。
  • 更复切秦川:更加迫切地思念秦川。秦川,指陕西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诗人。他历仕梁、陈、隋三朝,是南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江总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较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江总在隋代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总个人的经历为线索,从十五岁学习诗书到六十岁的高官显贵,再到对名山胜地的留恋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以及对禅修生活的描述,如“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传达了他对自然和禅修的深刻体验。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如“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如“何言望钟岭”、“更复切秦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五诗书日。六十轩冕年。

    • 这两句概括了江总的人生经历,从十五岁开始学习诗书,到六十岁达到高官显贵的地位。
  2. 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

    • 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名山胜地的喜爱和留恋,游历了许多地方,对这些地方特别留恋。
  3. 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

    •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壮丽,幽深的山崖高耸着绝壁,洞穴中飞泻着瀑布。
  4. 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

    • 这两句表达了他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在金河边知道证悟的果报,在石室中安心禅修。
  5. 夜梵闻三界。朝香彻九天。

    • 这两句描绘了禅修生活的宁静和神圣,夜晚听到梵音传遍三界,早晨的香烟直透九天。
  6. 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

    •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在山阶上漫步,月光皎洁;在涧边聆听,凉风中蝉鸣。
  7. 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

    • 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淮海的变化如同桑田。
  8. 何言望钟岭。更复切秦川。

    • 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为何还要望着钟岭,更加迫切地思念秦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用草上的露水和桑田的变化来比喻世事的短暂和变迁。
  • 对仗:如“十五诗书日。六十轩冕年。”、“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等,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 拟人:如“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展现了江总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厓:幽深的山崖,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 绝壁:高耸的绝壁,象征着自然的险峻和不可逾越。
  • 飞泉:飞泻的瀑布,象征着自然的活力和流动。
  • 金河:佛教中的圣地,象征着禅修的证悟和果报。
  • 石室:禅修的地方,象征着禅修的宁静和神圣。
  • 皎月:皎洁的月光,象征着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 凉蝉:凉风中的蝉鸣,象征着夏日的宁静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总在诗中提到的“十五诗书日”指的是什么? A. 十五岁时开始学习诗书 B. 十五岁时成为诗人 C. 十五岁时游历名山 D. 十五岁时达到高官显贵

  2. 诗中的“金河知证果”指的是什么? A. 在金河边知道证悟的果报 B. 在金河边知道禅修的方法 C. 在金河边知道自然的美景 D. 在金河边知道人生的意义

  3. 诗中的“市朝沾草露”比喻什么? A.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短暂而易逝 B.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清新而美丽 C.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丰富而多彩 D. 市朝的变迁如同草上的露水,永恒而持久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江总的《明庆寺诗》: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景,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江总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杜甫的《望岳》与江总的《明庆寺诗》: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江总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及以前的大量诗歌作品,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江总诗集》:收录了江总的诗歌作品,是研究江总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从先秦到清代的文学发展历程,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查询

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 入山二首 入山二首 入城 入城 汝州吴学士观我斋分韵得真字 秋月 秋夜咏月 秋日客思 秋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狗仗官势 牛字旁的字 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延坐 坐儿不觉立儿饥 包含峭的词语有哪些 短语 有进无退 亡奈 谲怪之谈 贸首之雠 辛字旁的字 乐勋 建之底的字 一丘一壑 首字旁的字 包含厚的成语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