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时间: 2025-04-26 06:40:35

诗句

上巳娱春禊。

芳辰喜月离。

北宫命箫鼓。

南馆列旌麾。

绣柱擎飞阁。

雕轩傍曲池。

醉鱼沉远岫。

浮枣漾清漪。

落花悬度影。

飞丝不碍枝。

树动丹楼出。

山斜翠磴危。

礼周羽爵遍。

乐阕光阴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5

原文展示: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江总 〔隋代〕

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北宫命箫鼓。南馆列旌麾。绣柱擎飞阁。雕轩傍曲池。醉鱼沉远岫。浮枣漾清漪。落花悬度影。飞丝不碍枝。树动丹楼出。山斜翠磴危。礼周羽爵遍。乐阕光阴移。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的上巳节,我们欢庆春天的祭祀。美好的时光伴随着月亮的升起而更加喜悦。北宫中奏响了箫鼓,南馆前排列着旌旗。彩绘的柱子支撑着飞檐的楼阁,雕花的轩窗依傍在弯曲的池边。醉酒的鱼儿沉入了远处的山峰,漂浮的枣子在清澈的水波中摇曳。落花在空中飘舞,影子随之摇曳,飞舞的丝线不碍于树枝。树木的摇动使得红色的楼阁显现,山势倾斜,翠绿的石阶显得危险。礼仪周全,羽觞传递,音乐结束,光阴流转。

注释:

  • 上巳: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古代节日,常举行春游、祭祀等活动。
  • 春禊:春天的祭祀活动。
  • 芳辰:美好的时光。
  • 月离:月亮升起。
  • 北宫、南馆:宫廷中的不同区域。
  • 箫鼓:古代乐器,用于宫廷音乐。
  • 旌麾:旗帜。
  • 绣柱:彩绘的柱子。
  • 飞阁:高耸的楼阁。
  • 雕轩:雕花的轩窗。
  • 曲池:弯曲的池塘。
  • 醉鱼:比喻沉醉的人或物。
  • 远岫:远处的山峰。
  • 浮枣:漂浮的枣子。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落花:飘落的花瓣。
  • 悬度影:影子随之摇曳。
  • 飞丝:飞舞的丝线。
  • 不碍枝:不影响树枝。
  • 丹楼:红色的楼阁。
  • 翠磴:翠绿的石阶。
  • 礼周:礼仪周全。
  • 羽爵:古代饮酒器具,这里指饮酒的仪式。
  • 乐阕:音乐结束。
  • 光阴移:时间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诗人,历仕梁、陈、隋三朝。他的诗风清丽,善于描绘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描绘了隋代宫廷在上巳节举行的宴会场景,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和诗人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上巳节期间,诗人参加宫廷宴会时所作,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宫廷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巳节宫廷宴会的盛况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中,“上巳娱春禊”点明了节日的主题,而“芳辰喜月离”则增添了节日的喜悦氛围。北宫的箫鼓和南馆的旌麾,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热闹。绣柱擎飞阁,雕轩傍曲池,通过精美的建筑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华丽。醉鱼沉远岫,浮枣漾清漪,落花悬度影,飞丝不碍枝,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树动丹楼出,山斜翠磴危,通过对动态景象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最后,礼周羽爵遍,乐阕光阴移,总结了宴会的礼仪和音乐,以及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巳娱春禊:点明节日和活动,上巳节是春天的祭祀节日,娱乐活动丰富。
  2. 芳辰喜月离:美好的时光伴随着月亮的升起,增添了节日的喜悦。
  3. 北宫命箫鼓:北宫中奏响了箫鼓,展现了宫廷的音乐氛围。
  4. 南馆列旌麾:南馆前排列着旌旗,展现了宫廷的庄严。
  5. 绣柱擎飞阁:彩绘的柱子支撑着高耸的楼阁,描绘了宫廷建筑的华丽。
  6. 雕轩傍曲池:雕花的轩窗依傍在弯曲的池边,增添了自然的美感。
  7. 醉鱼沉远岫:醉酒的鱼儿沉入了远处的山峰,比喻沉醉的状态。
  8. 浮枣漾清漪:漂浮的枣子在清澈的水波中摇曳,描绘了水面的动态美。
  9. 落花悬度影:落花在空中飘舞,影子随之摇曳,增添了诗意。
  10. 飞丝不碍枝:飞舞的丝线不影响树枝,描绘了自然的和谐。
  11. 树动丹楼出:树木的摇动使得红色的楼阁显现,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12. 山斜翠磴危:山势倾斜,翠绿的石阶显得危险,增添了景色的动感。
  13. 礼周羽爵遍:礼仪周全,羽觞传递,展现了宴会的礼仪。
  14. 乐阕光阴移:音乐结束,光阴流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鱼沉远岫”中的“醉鱼”比喻沉醉的人或物。
  • 拟人:如“落花悬度影”中的“悬度影”赋予落花以动态的拟人特征。
  • 对仗:如“绣柱擎飞阁,雕轩傍曲池”中的“绣柱”与“雕轩”,“擎飞阁”与“傍曲池”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上巳节宫廷宴会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宫廷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上巳、春禊、芳辰、月离、北宫、箫鼓、南馆、旌麾、绣柱、飞阁、雕轩、曲池、醉鱼、远岫、浮枣、清漪、落花、悬度影、飞丝、不碍枝、丹楼、翠磴、礼周、羽爵、乐阕、光阴移。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上巳节是春天的祭祀节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宫廷的繁华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江总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上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3. “醉鱼沉远岫”中的“醉鱼”比喻什么? A. 沉醉的人 B. 沉醉的物 C. 沉醉的状态 D. 沉醉的景象

答案:

  1. C. 江总
  2. B. 上巳节
  3. C. 沉醉的状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江总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描写。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与江总的诗有相似的节日和自然景色的描写。

诗词对比:

  • 江总的《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江总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宫廷的繁华,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的宁静。
  • 江总的《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但江总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节日的喜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及以前的大量诗词作品,是研究古代诗词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家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江总的诗。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介绍了古代的节日文化,有助于理解上巳节的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 小重山 蕤女归宁还襄阳 萑苇叹 次韵阎子济二首 其二 次韵阎子济二首 其一 同柳山和尚登落星寺 寄徐中丞容斋 寄王宪使立夫 姚嗣辉南桤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看文老眼 巛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包含终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良结尾的成语 废教弃制 嚎啕大哭 序传 母昆 龙行虎步 首字旁的字 包含罚的成语 执一无失 转眄 包含倨的词语有哪些 相激相荡 衬裙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