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37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庭树日日疏,稍觉夜月添。
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间帘。
黄花墙阴远,白发露气严。
平生六尺影,随我送凉炎。
踏破千忧地,投老乃自嫌。
尚想采石江,宫锦映霜蟾。
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
办此讵难事,取快端宜廉。
庭院中的树木逐渐变得稀疏,渐渐感受到夜晚的月光愈加明亮。推开这段愁绪,卷起三间帘子。远处的黄花在墙阴下显得更加孤寂,白发在露水中显得格外严峻。我的身影在世间已经六尺长,伴随着我送走酷热的炎夏。踏遍千忧之地,老了之后却只会自嫌。仍然想着采石江,月光下的宫锦映照着霜白的蟾蜍。夜半时分,我写下诗篇,起舞间像鱼龙共舞。做这一切并不难,追求快乐应当恰到好处。
陈与义,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诗人,性情豪放,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秋夜时分,作者在庭中对月独坐时,感受到夜景之美与人生的无常。借月亮、黄花、白发等意象,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秋夜咏月》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同时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庭树日日疏,稍觉夜月添”展现了秋天的气氛,树木的凋零与月亮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流逝。接着,诗人用“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间帘”表达了对愁绪的放下,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反思自己的老去与人生的愁苦,“白发露气严”不仅是对自身形象的写照,也传递出一种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通过“平生六尺影,随我送凉炎”,诗人不仅在回顾过去的自己,也在思考未来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几句“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展现了诗人虽感慨万千,但仍然选择用诗歌与舞蹈表达内心的快乐与自由。整体来看,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选择用诗歌与舞蹈来释怀,展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中“庭树日日疏”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平生六尺影”中的“六尺影”象征了什么?
“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与义的《秋夜咏月》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在月下的豪情与孤独之间徘徊。陈与义在自然景色中渗透着对人生的感慨,而李白则通过饮酒和月色来宣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