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36
原文展示:
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听歌酬敏对。继好伫行人。贺生思沉郁。萧弟学纷纶。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离羣徒悄悄。征旅日駪駪。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钟仪絷不归。盛宪悲何已。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难。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行旜方境逝。去棹舣江干。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翔鸥方怯冻。落鴈不胜弹。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九流倦耳目。十年变怀抱。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
白话文翻译:
轻车通达八方边疆,旌旗疾驰三秦之地。听歌答对敏捷,期待友好使者。贺生思绪沉郁,萧弟学问广博。共同享有文笔美誉,都是宴席上的珍宝。离群之人默默无闻,征途日日匆匆。黄河分隔太史,一曲悲歌千里。海内平生亲故,中朝流亡之士。痛惜梁朝的命运,至今已三十载。钟仪被囚不归,盛宪悲痛不已。陇头心情断绝,你我共参生死。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艰难。函关分隔地轴,华岳连接天坛。行旜正逝去,离船停靠江边。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红。飞翔的海鸥害怕寒冷,落下的雁儿不堪弹击。辉煌的王朝之道,时务使人疲倦衰老。九流之人耳目疲倦,十年间心怀变化。何以在歧路敦促,凄然缀饰辞藻。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斗酒未足以告别,深居自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诗人,历仕梁、陈、隋三朝。他的诗风清丽,多写离别、怀旧之情。此诗是江总赠给贺左丞和萧舍人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隋代,江总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流离失所。
诗歌鉴赏:
江总的这首《赠贺左丞萧舍人诗》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描绘了使者的出行,象征着友人的远行和自己的思念。“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则通过黄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悲痛。诗中的“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难”更是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和对时局之难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
听歌酬敏对。继好伫行人。
贺生思沉郁。萧弟学纷纶。
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
离羣徒悄悄。征旅日駪駪。
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
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
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
钟仪絷不归。盛宪悲何已。
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
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难。
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
行旜方境逝。去棹舣江干。
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
翔鸥方怯冻。落鴈不胜弹。
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
九流倦耳目。十年变怀抱。
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
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
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悲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运用,诗人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輶轩通八表”中的“輶轩”指的是什么?
诗中“黄河分太史”中的“黄河”象征什么?
诗中“回首望长安”中的“长安”象征什么?
诗中“芦花霜外白”中的“芦花”象征什么?
诗中“桂枝”和“萱草”分别象征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