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14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
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
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在宁静的夜晚,只有虫鸣声响起,檐下的花瓣悄然落下。
乍一感到凉意,帘幕轻轻摇动,香气缭绕在屏风的山角。
让我心痛的是归去的大雁,情思如同秋天的云那样稀薄。
写信又难以寄托,所有的情感都交给了寂寞,似乎已忘记了当初的约定。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渊,号孤云,宋代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结合,传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一个秋夜,诗人可能正面临离别之苦,内心感慨万千。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自身的孤独,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日约定的惋惜。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展示了诗人在幽静的夜晚,面对自然的静谧与自身的寂寞,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首句“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以清冷的夜色和细微的虫鸣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夜晚的静谧与花瓣的轻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使人感受到秋夜的清凉与浓郁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
之后的“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诗人对归鸿的恨意,象征着对离别的无奈,情感如同秋天的云一样轻薄,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则表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情感无法寄托,似乎已然忘却了当初的约定,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生活中的无常与孤独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自身的情感,探讨了思念、孤独与时间流逝的主题。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寄托了深刻的情感,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提到的“归鸿”象征什么?
诗人对哪种情感表示无奈?
“情似秋云薄”中的“秋云”主要传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