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05
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怎无语侧身灯下?任拍肩总不回顾。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斜抱琵琶的情景,似乎曾经在江州与司马相遇。她的神情中透出离别和重聚的复杂情感,像是山间初升的月亮。她羞怯地想要避开他人,娇羞地又偷偷窥视。她的脸颊如霞光般迷人,眼中似繁星般闪烁,拥有绝世的风姿。试着呼唤,若是真能见到她的本来面目,真希望能够全然欣赏。愿借张郎的画笔,为她勾勒一弯眉。为何在灯下却无话可说?即使有人轻拍肩膀,她也始终不回头。这种情形,比起在春风中背对着人,更加令人心痛。
林朝崧(约1640年-约1700年),字子君,号渔隐,清代诗人,擅长诗、文、词,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词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见长,表现出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
《琵琶仙》创作于清代,社会背景是清初时期,文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在创作时受到唐诗的影响,尤其是王维、白居易等人的作品。
《琵琶仙 题半面美人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形象,既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挣扎。诗中“斜抱琵琶”不仅是外在姿态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表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离合与相遇。美人眼神中的“离合神光”,如同月亮初升,透露着复杂而深邃的情感。
在描写美人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美人如同春风般轻盈,却又如灯下的影子般遥不可及,令人心生怜惜与痛楚。诗中“怎无语侧身灯下”一语,展现了对心中情感无以言表的压抑,令人感受到深刻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有对美人风姿的赞美,也有对人世离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爱情的深刻反思。
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
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
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
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
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
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
怎无语侧身灯下?任拍肩总不回顾。
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人和她的情感,将“美”与“孤独”巧妙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爱情的渴望,同时又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伤,展现了人性中对美与爱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司马江州”是谁的典故?
“霞晕腮边”中的“霞”象征什么?
诗中美人的姿态是怎样的?
比较林朝崧的《琵琶仙》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以琵琶为中心,表达了对音乐与美的赞美,但林朝崧的作品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白居易则更加注重故事性和叙述的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