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8:05
作者:佚名 〔元代〕
识破荣枯。万事俱忘,宴处村墟。盖世功名,掀天富贵,不免被物驰驱。叹南柯梦里,断送了多少贤愚。这田庐。算人人有分,谁肯归欤。独余洒然脱颖,任运止逍遥,自在无拘。蓑笠间堆,琴书高挂,活计冷淡潇疏。向松间石上,吟风月云水情摅。伴清虚,枕烟霞高卧,真乐无余。
识破了荣华与枯萎,世间万事皆已忘却,安闲地生活在乡村。纵然拥有盖世的功名和巨大的财富,也难免受到物质的驱使。叹息在南柯梦中,断送了多少才子和愚人。这片田园,人人都有分,谁肯归来呢?我独自洒脱自如,随心所欲地停留,任其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在蓑衣和斗笠中堆放,琴书高挂,生活冷淡而疏远。坐在松间石上,吟咏风月与云水情感。伴随着清虚,枕着烟霞高卧,享受着真正的快乐。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佚名,属于元代诗人,元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风格多样,关注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开头部分通过“识破荣枯”揭示了人生的无常,随之提到的“万事俱忘”则强调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接下来,诗人用“叹南柯梦里”表达了对梦幻人生的感慨,意在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幻的名利所迷惑。
从“这田庐”到“谁肯归欤”,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珍视,但同时也感叹世人对这种生活的漠视。接下来的“独余洒然脱颖”则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自由,选择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诗中描绘的“蓑笠间堆,琴书高挂”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远离繁华,追寻内心的宁静。
最后的“伴清虚,枕烟霞高卧,真乐无余”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柯梦”是指什么?
A. 真实的生活
B. 虚幻的名利
C. 乡村生活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轻视
C. 中立
“独余洒然脱颖”中“洒然”意为?
A. 忧虑
B. 随意
C.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