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5:35
厌听诸方三昧禅,却思夜雨对床眠。
欲知千偈如翻水,看取朝来绿涨川。
我厌倦了听各地讲述的三昧禅理,却更想在夜雨中对床安眠。
想要知道千首偈语的道理就像翻动水面一样,早晨来时,看看河水涨起的绿色吧。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夜雨”和“绿涨川”均是自然的意象,常用于表达宁静与生命的循环。三昧禅的提及则反映了作者对禅宗哲学的思考。
张孝祥,字子容,号庐山,宋代词人、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诗作产生于张孝祥对禅理的思考与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表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精神宁静的向往。
《和如庵 其一》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思考和对日常生活的向往。诗中前两句通过“厌听”和“却思”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对三昧禅的厌倦反映了他对外界繁杂声音的排斥,而更倾向于在平静的夜雨中享受安眠,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千偈如翻水”的比喻,表达了对哲理的探求,暗示禅理的深邃与复杂。最后提到的“朝来绿涨川”,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整首诗体现了对世俗繁杂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中的“夜雨”象征什么?
A. 忧伤 B. 宁静 C. 雷电
“千偈如翻水”中的“翻水”比喻了什么?
A. 复杂 B. 安静 C. 清澈
诗人对三昧禅的态度是?
A. 否定 B. 赞美 C. 无所谓
答案: 1-B; 2-A; 3-A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张孝祥的作品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宁静的向往,而王维则通过更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