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馀许修草堂遣句劝请

《子馀许修草堂遣句劝请》

时间: 2025-07-27 21:42:33

诗句

莲社高人久寂寥,草堂风物故萧萧。

追还旧观须公等,唤我它年寄一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2:33

原文展示:

莲社高人久寂寥,草堂风物故萧萧。
追还旧观须公等,唤我它年寄一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莲社高人长久沉寂的感慨,草堂的景色也显得萧条。我希望能重新追寻旧日的景象,邀请你们在未来的某一年,给我寄来一瓢清酒。

注释:

  • 莲社:指一个聚集高人雅士的社团。
  • 高人:指超凡脱俗的人,通常是指文人或隐士。
  • 寂寥:形容孤独清冷的状态。
  • 草堂:指用草木搭建的简陋居所,通常是隐士的住所。
  • 风物:指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
  • 追还:追寻、恢复的意思。
  • 须公等:指需要像须公这样的朋友。
  • 寄一瓢:指寄送一瓢酒,象征友谊和交流。

典故解析:

莲社:在历史上,社团通常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象征着一种高洁的志向和追求。
草堂:隐士的居所,常常与清静、隐逸的生活方式相联系。诗中草堂的“萧萧”意象反映了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孝祥晚年,表达了他对昔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中所描绘的孤寂与思念,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常常感受到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的“莲社高人久寂寥”便将孤独的氛围设置了出来,接着“草堂风物故萧萧”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诗人借草堂的萧条反映内心的寂寞,同时也对昔日的聚会表达了惆怅。最后两句“追还旧观须公等,唤我它年寄一瓢”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和期待。整体来看,诗作富有情感深度,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莲社高人久寂寥:表达了高人长久未见,带来的孤寂感。
  2. 草堂风物故萧萧:草堂的景象已经变得萧条,呈现出一种冷清的状态。
  3. 追还旧观须公等:希望能追寻过去的景象,重温旧日的友谊。
  4. 唤我它年寄一瓢:期待未来能够收到朋友的酒,寓意着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偶: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相互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瓢”象征友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的反思,通过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社: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与友情。
  • 草堂:象征隐士生活的清冷与孤独。
  • 一瓢:象征着友情的寄托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莲社高人久寂寥”中的“高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超凡脱俗的人
    C. 低人

  2. “草堂风物故萧萧”中的“萧萧”形容的是: A. 热闹
    B. 寂寥
    C. 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寄一瓢”象征的是: A. 酒
    B. 食物
    C. 衣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对友谊的珍视和孤独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张孝祥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到对孤独和友谊的思考,但张孝祥更偏重于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与洒脱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关查询

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春光好 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浣溪沙·天碧罗衣拂地垂 春光好·花滴露 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浣溪沙·落絮残莺半日天 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 浣溪沙·相见休言有泪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包含衷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自我牺牲 包含惇的词语有哪些 不解衣带 迷离惝恍 俛拾仰取 驿路 还径 亅字旁的字 同门共业 龠字旁的字 妖眚 极值 三框儿的字 一箭上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