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2:22
应天长 其一 苏堤春晓
作者: 张矩 〔宋代〕
曙林带暝,晴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
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
秋千架,闲晓索。正露洗绣鸳痕窄。
费人省,隔夜浓欢,酲处先觉。
重过涌金楼,画舫红旌,催向段桥泊。
又怕晚天无准,东风妒芳约。
垂杨岸,今胜昨。水院近占先春酌。
恁时候,不道归来,香断灯落。
清晨的树林在微光中显得朦胧,晴空中的云雾轻轻飘动,黄莺和花儿们还没有认出游人。
草地依旧迎接着华丽的马车,淡淡的香气在小路上弥漫。
秋千架上,有人闲适地玩耍,晨露洗去了绣花鸳鸯的痕迹。
人们感叹,隔夜的欢愉已然浓厚,醉意先行觉醒。
重游涌金楼,画舫上红色的旗帜催促着向段桥靠泊。
又担心晚霞无定,东风嫉妒美好的约会。
垂柳的岸边,今天胜过昨天,水边的院子里已经占有了春天的美酒。
在这样的时刻,不知道何时归来,香气已经散去,灯光也熄灭了。
作者介绍:张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宋代文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应天长 其一 苏堤春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诗中以曙林、晴霭、莺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清新的氛围,令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早晨。张矩在诗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表达了游人对春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的“秋千架”、“涌金楼”等地方,都是富有文化意味的场所,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透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尽管春天的美好让人陶醉,但“香断灯落”则暗示着美好的时光终究会过去,令人感到惋惜。整首诗在欢愉与惆怅之间游走,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秋千架,闲晓索”通过对秋千和晨光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悠闲的气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色旧迎雕辇”意指什么?
A. 草色依旧迎接华丽的马车
B. 草色已经枯黄
C. 草色与春天无关
D. 草色与秋天有关
“香断灯落”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惆怅
C. 期待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应天长 其一 苏堤春晓》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能对诗词创作与欣赏有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