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05
方匡师画 高启 〔明代〕
画图忽见白云峰, 茶屋香台树几重。 身若在师行道处, 晚来唯讶不闻钟。
突然在画中看到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茶屋和香台周围环绕着几层树木。 仿佛置身于方匡师修行的地方, 傍晚时分,只惊讶为何听不到钟声。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对后世影响较大。
这首诗是高启观赏方匡师的画作后所作。方匡师可能是一位画家或修行者,其画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修行场景。高启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画中景色的欣赏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画中景色的宁静与神秘。首句“画图忽见白云峰”,以“忽见”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景色的惊喜之情,白云峰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高远和神秘感。次句“茶屋香台树几重”,进一步以茶屋和香台为中心,描绘了周围层层叠叠的树木,增加了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后两句“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钟”,则通过想象自己置身于画中的修行地,傍晚时分惊讶于听不到钟声,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画中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白云峰、茶屋香台和树木层层叠叠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高远、神秘和宁静的追求。
诗中的“白云峰”象征什么? A. 高远和神秘 B. 宁静和平和 C. 繁华和热闹 D. 孤独和寂寞
“茶屋香台树几重”中的“树几重”有什么作用? A. 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B. 表达诗人对树木的喜爱 C. 暗示修行地的宁静和幽深 D. 以上都是
诗中的“晚来唯讶不闻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修行地宁静的感受 B. 对钟声的怀念 C. 对修行地的热爱 D. 对修行地的失望
答案:1. A 2. D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