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惠州嘉祐寺坡公手植枞树

《寄题惠州嘉祐寺坡公手植枞树》

时间: 2025-07-31 09:03:17

诗句

谁道炎州无劲植,君看韩木与苏枞。

憩棠此日成遗爱,伐树当年不见容。

巴俗曾传莱相柏,番人犹敬范公松。

阅三甲子方拈出,吴令之贤岂易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3:17

原文展示:

谁道炎州无劲植,君看韩木与苏枞。
憩棠此日成遗爱,伐树当年不见容。
巴俗曾传莱相柏,番人犹敬范公松。
阅三甲子方拈出,吴令之贤岂易逢。

白话文翻译:

谁说炎州没有坚韧的树木?你看看韩愈所种的木和苏轼所种的枞树。
在这棠树下休憩,这一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当年伐树时却没有见到它的容颜。
巴地的风俗曾传承莱相柏,异族的人们仍然敬仰范公松。
经过三十年才得以选出,吴令的才德难道容易碰到吗?

注释:

  • 炎州:指的是炎热的地区,这里特指南方的地理环境。
  • 劲植:指的是生长坚韧、强健的树木。
  • 韩木:指的是韩愈所栽的树木,象征着坚韧和精神。
  • 苏枞:指苏轼所栽的枞树,也是一种坚韧的树木。
  • 憩棠:在棠树下休息。
  • 遗爱:留下的美好情感或回忆。
  • 巴俗:指巴蜀地区的风俗。
  • 莱相柏:指莱相所种的柏树。
  • 范公松:指范仲淹所栽的松树,形容被人敬仰。
  • 吴令:指吴承恩,寓意才德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和,号长洲,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刚健激昂,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刘克庄在惠州嘉祐寺的生活时期,诗中表现了他对植树活动的热情以及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反映了他希望通过树木的生长来传承精神与文化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树木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坚韧精神的赞美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诗中提到的“韩木”和“苏枞”不仅是对种植行为的描述,更是对坚韧与不屈精神的象征。诗的前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打破了对炎州缺少劲植的传统看法,强调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可以看到壮丽的树木,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延续。

接下来的两句展示了一种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尤其是“伐树当年不见容”,让人感受到一种追忆的叹息,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历史的珍视。最后两句提到“阅三甲子方拈出,吴令之贤岂易逢”,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对比,强调人才的难得与珍贵,反映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历史的沉思,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道炎州无劲植:反问的口吻,质疑社会对炎州植物的偏见,暗示这里也有坚韧的树木。
  2. 君看韩木与苏枞:通过举例韩愈与苏轼的树木,强调他们的精神与毅力。
  3. 憩棠此日成遗爱:在棠树下停留,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表现了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4. 伐树当年不见容:回忆往昔,伐树时未能见到其美丽的样子,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巴俗曾传莱相柏:提到巴蜀地区流传的风俗,强调树木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6. 番人犹敬范公松:外族人依然敬仰范仲淹所种的松树,传达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7. 阅三甲子方拈出:经过三十年才得以发现与珍视,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8. 吴令之贤岂易逢:强调有德之人难得,表现出对人才的珍惜与仰慕。

修辞手法:

  • 反问:开篇的反问句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比:通过对不同树木和人物的对比,突出坚韧精神的普遍性。
  • 意象:树木的意象贯穿全诗,象征着文化传承与精神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坚韧精神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树木的描绘,反映出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的渺小,表达了对贤才的珍视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木: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棠树:代表美好回忆与当下的珍惜。
  • 韩木、苏枞:历史名人与他们的精神象征,反映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木”和“苏枞”分别象征什么? A) 文化的传承
    B) 坚韧的精神
    C) 历史的回忆
    D) 以上都是

  2. “阅三甲子方拈出”中的“三甲子”指的是多少年? A) 30年
    B) 60年
    C) 90年
    D) 100年

答案:

  1. D) 以上都是
  2. A) 30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作。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韩愈:两位诗人均重视坚韧精神,刘克庄以树木象征,韩愈通过诗句表达。
  • 刘克庄 vs. 苏轼:刘克庄的树木象征与苏轼的山水诗相比,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 刘克庄的生平及作品分析: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刘澹斋 怀归 海棠 鬼灯檠花 端居 得女 春雪 春题 白发 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蟛蜞 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援 屡战屡败 施肥 示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中国剩余定理 鳥字旁的字 寄迹山林 牛字旁的字 灵丹妙药 提土旁的字 包含丝的词语有哪些 秀华 锣齐鼓不齐 狼吞虎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