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题画

《临江仙 题画》

时间: 2025-08-07 04:01:51

诗句

昼暖日长人渐静,玉纤团扇轻轻。

蕉心未展似侬心,摇愁愁不去,庭院碧阴阴。

好梦分明醒后忆,梦醒方悟情深。

炉烟飞散又重凝,两般都寂寞,一样杳难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4:01:51

原文展示:

临江仙 题画
作者: 吕小薇

昼暖日长人渐静,玉纤团扇轻轻。
蕉心未展似侬心,摇愁愁不去,庭院碧阴阴。
好梦分明醒后忆,梦醒方悟情深。
炉烟飞散又重凝,两般都寂寞,一样杳难寻。


白话文翻译:

白天温暖,日子渐长,周围的人也逐渐安静下来。手中轻轻摇动着玉纤团扇。蕉叶的心还未展开,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愁绪摇曳不去,庭院里一片碧色阴影。美好的梦在醒来后依然清晰,梦醒之后才明白情感的深厚。炉中的烟雾飞散后又重新聚集,两者都是寂寞的状态,都是难以再寻的遥远。


注释:

  • 玉纤团扇:指用玉制成的细长手柄的扇子,扇面轻盈,象征柔美。
  • 蕉心:蕉叶的心部,寓意心事未明,情感未展。
  • 愁愁:指忧愁的情绪,反复地摇摆不去。
  • 碧阴:指庭院里的绿荫,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
  • 好梦:指梦中美好的情景,醒来后仍然历历在目。
  • 炉烟:指炉子中燃烧后产生的烟雾,象征着情感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小薇,近代女诗人,生于清末,生活于民国,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与生活。其风格婉约细腻,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临江仙 题画》创作于一个温暖的夏日,诗人在庭院中感受着宁静与愁思,或许是对某段往事的追忆,也可能是对生活状态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日常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临江仙 题画》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开头“昼暖日长人渐静”,用简单的叙述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夏日场景,给人以舒适的感受。然而,接下来的“蕉心未展似侬心”,则转向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蕉叶未展,如同内心情感的闭塞,表现出一种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诗中的意象丰富,庭院的碧阴、团扇的轻盈都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寂寥的空间。随着诗意的发展,从梦的清晰到醒后的模糊,诗人通过炉烟的飞散与重凝,象征着情感的流逝与重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深邃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情感的无奈,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理,使得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情感的强烈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昼暖日长人渐静:描写了一个温暖而悠长的白昼,周围的人逐渐安静下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玉纤团扇轻轻:手中轻摇扇子,传达出一种悠闲、闲适的感觉。
  3. 蕉心未展似侬心:蕉叶未展开,象征着自己心情的压抑,表达出一种深藏的情感。
  4. 摇愁愁不去,庭院碧阴阴:愁绪摇曳不去,庭院的绿荫则映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5. 好梦分明醒后忆:美好的梦境在醒后依然清晰,体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6. 梦醒方悟情深:梦醒后才意识到情感的深厚,显示了对情感认知的深化。
  7. 炉烟飞散又重凝:炉中的烟雾时而飞散,时而重聚,象征着情感的反复与变化。
  8. 两般都寂寞,一样杳难寻:无论是梦境还是现实,都是一片寂寞,表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蕉心比作自己内心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愁愁不去”赋予了愁绪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在意象上形成了对称,使得诗的节奏感更强。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碧阴:象征宁静与隐秘的情感状态,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孤独感。
  • 团扇:代表女性的柔美与细腻,也寓意着对生活的优雅态度。
  • 炉烟:象征着生活的变迁与情感的反复,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纤团扇”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悠闲
    C. 激动

  2. “蕉心未展似侬心”中的“蕉心”象征什么?
    A. 心情的愉悦
    B. 心情的压抑
    C. 心情的平静

  3. 诗中“炉烟飞散又重凝”体现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繁忙
    B. 情感的变化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吕小薇的《临江仙 题画》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但吕小薇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孤独与追忆,而李清照则展现出强烈的情感波动与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近现代女诗人研究》
  3. 《吕小薇诗词研究》

以上资料可供进一步了解诗人及其作品背景。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三 水调歌头 端州阅江楼送方子顺入都 水调歌头·鲸川四重午 水调歌头 丁亥腊月雨夜中大北门珠江畔漫步并看『金海湾』楼盘 水调歌头 炉边看电视新闻喜赋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述怀用苏东坡中秋韵 水调歌头 庆寿 水调歌头 九首 其一 送汪教授 水调歌头 寿段知事。时方旱,祈雨大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左右枝梧 以古喻今 禁中颇牧 香柈 散衍 经一失,长一智 角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红稻 好让不争 鳥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蜗角虚名 余半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