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1: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18:23
临江仙 人日
屈指春来才七日,行人去去何之。
别离不惯苦相思。倩谁簪綵胜,为我把金卮。
雁后归期全未稳,吟情也比花迟。
江南消息早梅知。疏香官阁梦,冷蕊草堂诗。
春天才过了七天,我不禁开始数日子,行人们纷纷离去,不知去向何方。分别让我不习惯,心中充满了苦涩的思念。谁能为我插上华丽的花簪,替我举起金杯,借酒浇愁呢?归来的大雁尚未有确定的日期,我的吟唱情怀也比花儿来得迟。江南的消息,梅花早就知道了。梦中那淡淡的香气在官阁飘散,冷清的花蕊在草堂中静静吟诵诗篇。
本诗中提到的“雁后归期”与“江南消息”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与思乡之情,雁是迁徙的象征,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发情感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情。
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是一个象征团圆和祝福的日子。然而,诗人在此时却感到思念离别,情感深邃。
《临江仙 人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离别的无奈。开篇以“屈指春来才七日”引入,诗人用细致的数字计数,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同时也暗示了对春天的渴望。随即转入对离别的感慨,行人的去向不明,带来了浓重的思乡情。诗中“倩谁簪綵胜,为我把金卮”一句,展现了诗人渴望有人陪伴的孤独感,金卮的意象更是传达出一种想借酒消愁的无奈。
后半部分提到“雁后归期全未稳,吟情也比花迟”,诗人面对归期未定的雁群,感受到时间的缓慢和思念的加深,直至“江南消息早梅知”,通过梅花这一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希望。最后以“疏香官阁梦,冷蕊草堂诗”结束,诗人用梦境的香气和草堂的凉意,展示了内心的诗意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与孤独,夹杂着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性中对情感的渴求与脆弱。
诗中提到的“行人”指的是谁?
A. 朋友
B. 爱人
C. 亲戚
D. 不确定
“倩谁簪綵胜,为我把金卮”中“金卮”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花
B. 金杯
C. 金钱
D. 金色的衣服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