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5:29
下第上薛侍郎
作者:李端 〔唐代〕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
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诚寄一辞。
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幸得皮存矣,须劳翼长之。
铭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
纵觉新人好,宁忘旧主疑。
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春风吹动简陋的茅屋,打开帘子却感到一阵悲伤。
我在何处漂泊,正值采兰的季节。
明镜重新照映出我的容颜,微薄的心意只寄托在这短短一辞。
家里贫穷早想求取功名,身分低贱却迟迟不能报答恩情。
幸好我仍然活着,必须努力奋斗。
心中的铭记并不能厚待他人,肉骨的支撑才是早期的承诺。
即使觉得新人好,怎能忘记旧主的疑虑。
我总是感到惭愧,无法像太丘那样,不为个人私利。
作者介绍:李端,字子云,号天水,唐代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和咏怀诗,风格独特,作品多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李端落榜之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往恩情的怀念。生活的困境与理想的落空使他心中充满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遭遇落第后的心境与无奈。开篇以“蓬荜春风起”描绘出简陋的居所与春天的景象,这种背景与作者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悲伤。接着提到“如何飘梗处”,表达了漂泊无依的孤独感,正值采兰时节,却也感到无奈与惆怅。
诗中通过“明镜方重照”一语,表现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而后又提到对家贫与身贱的自省,显示出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中既有对旧主的怀念,也有对新人的向往,描绘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纠葛。最后,提到的“终惭太丘道”则是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与失落的自责,表现了李端不愿因个人私利而背弃旧主的高洁情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比喻,展现出传统诗词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李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与对旧恩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与自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荜”指的是什么?
A. 精致的宫殿
B. 简陋的茅屋
C. 美丽的花园
作者在诗中对自己身份的感慨是?
A. 身份高贵
B. 身份低贱
C. 身份复杂
“终惭太丘道”中的“太丘”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隐士
C. 一位政治家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