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1:52
作者:汪元量 〔宋代〕
去去马空冀北,
行行鹤度辽东。
弹铗三千客里,
囊锥十九人中。
杜子肯依严武,
孔融不下曹公。
南八男儿如此,
杀身方是英雄。
离别的马儿空荡荡地向冀北走去,
鹤群飞越辽东,悠悠行行。
弹铗的三千豪杰在此,
而我却只有十九人同伴。
杜甫的志向能依附严武,
孔融的才华不屑于曹公。
南方的八位英俊男儿如此,
只有以身相许方能称得上英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宗道,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政治的关心和对士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对昔日英雄的追忆,表达出对理想和英雄气概的向往。
《别杨驸马》通过离别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对英雄气概的追求。开头几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马空冀北,鹤度辽东,给人以壮阔的画面感,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别离。接着,诗人提到“弹铗三千客里”,展现出一群豪杰的聚集,然而“囊锥十九人中”的对比却突显出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后半部分提到杜甫与孔融,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类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杜甫虽有远大的志向,却需要依附于严武,而孔融虽才华横溢,却也无法逃避权臣的枷锁。这些历史典故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厚重感,也让人反思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碰撞。
最后一句“杀身方是英雄”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只有为理想而献身,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英雄。这种情感的真实与强烈,使得整首诗在离别之苦中透射出对理想与英雄的渴望,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离别、历史典故表现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感,激励人们为理想不惜牺牲。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杜甫 B. 杜牧
诗中“杀身方是英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追求物质 B. 为理想献身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悲伤与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