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9:23
菩萨蛮 其二
长淮渺渺寒烟白。
凭阑人是霜台客。
诗句妙春豪。
风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
馀恨连芳草。
一曲酒醒时。
梧桐月欲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景象,长江水面朦胧,烟雾弥漫。站在栏杆边的人,仿佛是一位在霜台上品酒的客人。诗中表达了春天的豪情,风云变化,气势如虹。然而,酒杯前坐着的他,已是白发苍苍,心中只剩下连绵的遗憾,似那芳草般无尽。一曲酒醒之时,望向梧桐树下,明月似乎也在渐渐低垂。
赵令畤(公元1089年-1150年),字汝韶,号渔山,南宋诗人,擅长词,风格清新俊逸。赵令畤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受,常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菩萨蛮 其二》创作于赵令畤晚年,正值南宋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因而在诗中融入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惆怅。
这首《菩萨蛮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江南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开篇“长淮渺渺寒烟白”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而寒冷的画面,长江如烟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重。在此背景下,诗人凭栏而立,似乎与外界隔绝,只剩下对往昔的沉思。
“诗句妙春豪”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诗词创作的热爱与自信,同时也反映出春天给人带来的豪情。接下来的“风云不啻高”,则通过风云变化的意象,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随着诗句深入,诗人自述“樽前人已老”,这句话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时间愈发残酷,酒杯前的他已是白发苍苍,心中满是遗憾。诗人通过“馀恨连芳草”将这种遗憾与自然相连,芳草的长久与生命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两句“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通过音乐和景色的结合,增添了诗的意境,酒醒之时,月亮低垂,象征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与思考,满载着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怀念。
“长淮渺渺寒烟白”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温暖的阳光
B. 寒冷的江面
C. 热闹的市场
D. 宁静的夜晚
诗中的“樽前人已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愁苦与无奈
D. 自信
“一曲酒醒时”中“酒醒”指的是什么?
A. 酒醉后的清醒
B. 酒的香味
C. 酒的种类
D. 酒的价格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