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5:56
来往长安未定居,
暂将僧舍当吾庐。
空中说法凭铃语,
枕上朝饥听木鱼。
因果分明休问佛,
行藏自信罢占书。
眼前一物真堪羡,
百尺长杨水满渠。
我在长安来来往往,尚未安定居住,
暂时把僧舍当成我的家。
空中传来佛法的声音,仿佛是铃声在响,
夜晚枕着饥饿的肚子,听着木鱼的敲击声。
因果关系明了,不必再向佛询问,
自己内心有信念,不再依赖书本。
眼前的景物真令人羡慕,
那百尺高的杨树,水流满了沟渠。
《初到长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诗中的“长安”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文化与繁华的代表,诗人却因未能定居于此而感到惆怅。开篇的“来往长安未定居”,道出了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仿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暂将僧舍当吾庐”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而宁静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喧嚣的长安,他却选择了僧舍的清幽来安放自己的心灵。接下来的“空中说法凭铃语,枕上朝饥听木鱼”描绘了诗人在僧舍中聆听佛法、修身养性的场景,铃声与木鱼的音响交织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强调了内心的修行与外在的静谧。
“因果分明休问佛,行藏自信罢占书”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因果法则的理解和对自身信念的坚守。诗人不再依赖外部的教义与书本,而是从自身的体验中寻找答案,展现了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自信。
最后一句“眼前一物真堪羡,百尺长杨水满渠”则引入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百尺高的杨树和满渠的流水,象征着生机与丰盈,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向往。这使得整首诗在沉思中透出一丝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的描绘和对佛教思想的反思,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内心自信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美与生活哲学的统一。
诗词测试
诗人在长安的状态是?
A. 安定居住
B. 漂泊不定
C. 回乡探亲
D. 旅行访友
诗中提到的“木鱼”主要象征什么?
A. 饥饿
B. 宁静
C. 哀伤
D. 旅行
诗人对因果法则的态度是?
A. 怀疑
B. 坚信
C. 不在乎
D. 迷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