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32
石城馆酬王将军
谁能绣衣客,肯驻木兰舟。
连雁沙边至,孤城江上秋。
归帆背南浦,楚塞入西楼。
何处看离思,沧波日夜流。
谁能像那绣衣的客人,愿意停留在我这木兰船上呢?
成群的雁从沙滩飞过,孤独的城池在江上萦绕着秋天的气息。
归来的帆船远离南浦,楚国的边塞渐渐隐入西楼。
在哪里才能看到这离愁呢?沧海的波浪日夜不停地流淌。
作者介绍:郎士元,字士元,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主要活动在盛唐时期。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风光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背景下政治动荡,士人多有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对归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石城馆酬王将军》是一首体现唐代士人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交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感慨。首句“谁能绣衣客,肯驻木兰舟”,开篇即引出思念的主体,既表现出对友人的渴望,又暗含一种无奈——在这个孤独的秋天里,谁会愿意停留?接着,诗人通过“连雁沙边至,孤城江上秋”描绘了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孤城与秋天的结合,渗透着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
“归帆背南浦,楚塞入西楼”则将视线转向归家的方向,归帆象征着归心似箭的思念,而“楚塞”则提醒我们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结尾“何处看离思,沧波日夜流”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感叹离愁的无处可寄,唯有沧海的波涛在日夜流淌,象征着思念的绵延不绝。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外界的变化,反映出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绣衣客”指代的是:
A. 诗人本人
B. 高贵的客人
C. 一只鸟
“孤城”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对比,虽然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之涣更多地表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而郎士元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