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9:15
原文展示:
五杂俎,汉旌旆。往复来,宾鸿字。不得已,餐毡使。
白话文翻译:
五杂俎这道菜肴,正如汉朝的旌旗飘扬。来来往往,像是客人写下的鸿雁字。无奈之下,只好用餐垫来应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千华,江苏常州人。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大多关注农村生活,描写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范成大在诗中借用宴席的场景,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再赋五杂俎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宴席的场景。起句“五杂俎,汉旌旆”便以形象的对比,展现出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汉朝的旌旗象征着伟大的过去,而“往复来,宾鸿字”则体现了交往的热烈与频繁,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对友谊的珍视。这种对比使得诗中蕴含的情感愈发深邃。
在“不得已,餐毡使”一句中,诗人透出一丝无奈与惆怅,餐垫作为餐饮的简陋象征,暗示了现实生活的繁琐与简单。这一层次的情感变化,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朴素,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宴席场景的刻画,范成大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展示出深邃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五杂俎”在诗中象征什么?
“宾鸿字”指的是什么?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