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7:52
东风第一枝
十二月廿一日立春,时快雪三日矣
作者:周之琦 〔清代〕
帖剪宜春,诗吟饯腊,重阴偏滞檐角。
篆烟企鸭仍含,艳情翠禽未觉。
韶华唤醒,似梦里东君曾约。
甚晓来赏柳评花,还是冻云迷著。
风乍起彩幡易落。
寒更峭麝篝漫却。
俊游拟拂银鞯,倩魂尚偎绣幕。
天边絮粉,且休问阳梢红萼。
待画鼓敲出双声,听取试灯妆阁。
春天到了,虽然已经是立春时节,但连日的雪仍在影响着春意的显现。屋檐下的阴影依然沉闷,春的气息似乎迟迟无法到来。烟雾缭绕,湖边的野鸭还未完全苏醒,翠鸟的欢歌也未曾响起。春光唤醒万物,就像梦中东风已经和我约定,然而今早来看柳树和花朵,仍旧被寒冷的云雾所遮挡。
风一阵阵吹起,彩旗也随之飘落。寒夜中,麝香的香气弥漫,但篝火却似乎难以抵抗寒冷。年轻的旅人准备乘骑而去,心中仍然留恋着那绣幕下的温暖。天边的花瓣纷飞,暂时别问阳光何时会照射红色的花蕾。待到鼓声敲响,双重的声音传来,便可以听见灯下的妆阁。
作者介绍:周之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立春时节,正值农历新年后的寒冷时刻,诗人描绘了春天到来的迟缓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节气与自然变化的重视。
周之琦的《东风第一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立春时节的复杂情感。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寒冷的气候依然影响着自然的苏醒。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希望与现实的矛盾。诗开头提到“帖剪宜春,诗吟饯腊”,显示了人们在迎接春天时的热切心情。接着“重阴偏滞檐角”,则表现了阴沉的天气对春意的压制。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对“篆烟企鸭”和“艳情翠禽”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的迟缓,给人一种期待与失落的感觉。特别是“韶华唤醒,似梦里东君曾约”,表达了对春的渴望和对自然周期的期待。最后几句更是通过描写游人和灯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气氛,传达出节日的喜庆。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体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风第一枝》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东君”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周之琦的《东风第一枝》,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春日气息与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