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7:00
洞仙歌·崔微风貌 朱彝尊 〔清代〕
崔微风貌,信十分姚冶。八尺吴绡问谁借。悔丹青不学,杀粉调铅,呈花面输与画工传写。乘闲思挂壁,分付装池,卷处香生一囊麝。自化彩云飞,虫网蜗涎,又谁对芳容播喏。尽沉水烟浓向伊熏,觊万一真真,夜深来也。
崔微的容貌,确实十分美丽动人。八尺长的吴绡是谁借来的?后悔没有学习绘画,用杀粉调铅,展现花一般的面容,却输给了画工来传神写照。闲暇时想把画挂在墙上,吩咐装裱,卷起来时香气如同一囊麝香。自己化作彩云飞去,虫网和蜗牛的痕迹,又有谁会对着这美丽的容颜赞叹呢?尽管沉水香烟浓烈地熏向她,希望万一真真能在夜深人静时到来。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清代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的诗风清新,尤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美丽女子的赞美和思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崔微风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极致追求。诗中“八尺吴绡问谁借”一句,既展现了女子的高贵气质,又隐含了对美的珍视。诗人后悔没有学习绘画,无法亲自描绘出女子的美丽,只能寄托于画工的传神写照。诗中的“乘闲思挂壁”和“卷处香生一囊麝”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这幅画的珍视和对其香气的赞美。最后,诗人以“沉水烟浓向伊熏”和“觊万一真真,夜深来也”表达了对女子深深的思念和期盼,希望她能在夜深人静时出现。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无限向往和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崔微风貌的描绘和对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的无限珍视。诗中通过对画的珍视和对女子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极致追求和深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八尺吴绡问谁借”一句,比喻的是什么? A. 女子的美丽 B. 女子的高贵 C. 女子的飘逸 D. 女子的香气
诗中“悔丹青不学”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绘画的喜爱 B. 对未能亲自绘画的遗憾 C. 对画工的赞赏 D. 对女子的思念
诗中“卷处香生一囊麝”一句,描绘的是什么? A. 女子的香气 B. 画的香气 C. 画的装裱 D. 画的挂壁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