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

时间: 2025-05-02 08:09:20

诗句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20

原文展示: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 苏曼殊 〔清代〕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白话文翻译:

行人们远远地指着郑成功的纪念石,那里的沙滩洁白、松树青翠,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放眼望去,神州大地上的其他人都已不在,只有穿着袈裟的僧人在碑前含泪跪拜。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人:指过路的旅人。
  • 郑公石:指郑成功的纪念石。
  • 沙白松青:形容沙滩洁白,松树青翠。
  • 夕照:夕阳的照射。
  • 极目:放眼远望。
  • 神州:指中国。
  • 余子尽:其他人都已不在。
  • 袈裟:僧人穿的法衣。
  • 和泪:含着泪。
  • 伏碑前:在碑前跪拜。

典故解析:

  • 郑公石: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曾在台湾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此处指郑成功的纪念石,象征着他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曼殊在游览郑成功诞生地时所作,表达了对郑成功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郑成功纪念石周围的景色,以及僧人在碑前的情景,表达了对郑成功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诗中“沙白松青夕照边”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而“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则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怀念,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行人遥指郑公石”,通过行人的指引,引出郑成功的纪念石,为全诗定下基调。
  • 第二句“沙白松青夕照边”,描绘了纪念石周围的景色,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历史的厚重感。
  • 第三句“极目神州余子尽”,放眼望去,神州大地上的其他人都已不在,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衰落。
  • 第四句“袈裟和泪伏碑前”,僧人在碑前含泪跪拜,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沙白松青”比喻纪念石周围的景色美丽而宁静。
  • 拟人:“袈裟和泪”赋予僧人以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沙白松青”与“袈裟和泪”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郑成功纪念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郑公石:象征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
  • 沙白松青:象征纪念石周围的美丽景色,也暗示历史的沧桑。
  • 袈裟和泪:象征僧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郑公石”指的是什么? A. 郑成功的纪念石 B. 郑成功的墓碑 C. 郑成功的雕像 D. 郑成功的故居

  2. 诗中“沙白松青”描绘的是什么? A. 郑成功的家乡 B. 郑成功的战场 C. 郑成功的纪念石周围的景色 D. 郑成功的墓地

  3. 诗中“袈裟和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郑成功的敬仰 B. 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郑成功的其他相关诗词,如《郑成功诗》等。
  • 其他表达对英雄敬仰的诗词,如《岳阳楼记》等。

诗词对比:

  • 与《岳阳楼记》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但《过平户延平诞生处》更侧重于对郑成功的个人敬仰,而《岳阳楼记》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郑成功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得合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 赵季茂遗予郭索侑之以诗予早上亦遣山肴两介 长门怨 米元章催租诗帖赞 赵忠定 宫词一百首 李邕光八郎帖赞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设醮太平宫竣事呈偕行诸君二首 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洞之网 盟结尾的成语 无大不大 衣字旁的字 九霄云外 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乘利席胜 广字头的字 舌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养募 人丹 类别 迓承 五窦联珠 隹字旁的字 包含肋的词语有哪些 形禁势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