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2:24
原文展示:
淀江道中口占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白话文翻译:
孤零零的村庄隐约升起淡淡的炊烟,到处都能听到秧歌,人们争相插秧。瘦弱的马儿不必担心远行的路途,桃花的红晕似乎要染上吟咏的马鞭。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淀江道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首句“孤村隐隐起微烟”,通过“孤村”和“微烟”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乡村景象。次句“处处秧歌竞插田”,则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热闹场面,秧歌的声音和人们插秧的情景相映成趣。后两句“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以“羸马”和“桃花”为意象,表达了旅途虽远但心情愉悦,桃花的红晕似乎要染上吟咏的马鞭,增添了一抹诗意和浪漫。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孤村”指的是什么? A. 孤零零的村庄 B. 孤独的人 C. 孤立的山村 D. 孤岛 答案:A
“桃花红欲上吟鞭”中的“红欲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孤独 C. 乐观 D. 悲伤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