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张东之

《寄张东之》

时间: 2025-05-02 03:00:30

诗句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0:30

原文展示:

寄张东之
刘过 〔宋代〕

见山堂上山如画,
二十年前曾客来。
风絮满城归不得,
江南老却贺方回。

白话文翻译:

在山顶的别墅上,山景如同画卷一般美丽,
二十年前我曾经来过这里做客。
如今风中的柳絮满城飞舞,我却无法归去,
江南的时光已经老去,只有贺方才能回归故里。

注释:

  • 见山堂:指在山上建造的楼阁。
  • 如画:形容山的景色如同画作,极为美丽。
  • 二十年前:指时间的流逝,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风絮:指春天飘飞的柳絮,寓意着无法归去的惆怅。
  • 江南: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以水乡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
  • 贺方:可能指的是朋友或熟人,暗示他能回到江南。

典故解析:

“见山堂”可能是指一些文人雅士在山中建造的别墅,象征着隐逸生活。诗中提到的“江南”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此地为题材,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诗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过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他对二十年前游历的回忆,同时也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和对故人贺方回归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两句以“见山堂上山如画”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卷中,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心中的愉悦。然而,这种愉悦很快被接下来的两句所打破,诗人提到“风絮满城归不得”,展现出他对归乡的无奈与惆怅,心中那份对故土的思念愈加显得沉重。最后一句“江南老却贺方回”,不仅点出贺方的回归,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己在岁月中渐渐老去的感慨。这首诗在抒情上细腻而深刻,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山堂上山如画: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纯美的氛围。
  2. 二十年前曾客来:回忆起过去的游历,时间的流逝让人倍感惆怅。
  3. 风絮满城归不得:柳絮飘飞,象征着离别与无法归去的无奈。
  4. 江南老却贺方回:不仅是对贺方的祝福,更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比作画,增强了自然之美的表现。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风絮”、“山如画”等,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往昔游历的追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写自然与时光的流逝,诗人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静谧与内心的寄托。
  • 风絮: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惆怅。
  • 江南: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过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江南”指的是哪一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部
    d) 东部

  3. 诗歌中“风絮满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归乡的快乐
    b) 离别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c) 刘过
  2. b) 南方
  3. b) 离别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刘过的《寄张东之》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静夜思》则是对亲人的怀念。两首诗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月夜虎邱纪所见 浣溪沙(怨啼鹃) 浣溪沙 甲辰春日 浣溪沙·庚寅,一九五○年 浣溪沙·庚寅,一九五○年 浣溪沙·戊午春感四首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二首 其一 浣溪沙 其二 春怀 浣溪沙 咏梅花,赠画中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下如雨 伏低做小 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驷驖 斤字旁的字 鼎兴 水字旁的字 脱骨换胎 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显露 四点底的字 睁眼瞎子 陵谷变迁 片字旁的字 包含簇的词语有哪些 旦夕之危 曳娄 包含柏的成语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