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37
桐阶白露下,湿萤光炯炯。
铜盘烧蜡黄,秋衾梦魂冷。
粉泪铅华滴,云鬓秋蝉整。
何处玉銮声,芙蓉笑孤影。
在秋露湿润的桐树阶梯下,湿漉漉的萤火虫闪烁着明亮的光。铜盘里燃烧的蜡烛发出昏黄的光亮,秋天的被褥带来一阵寒意,梦中也显得格外冷清。脸上的粉泪流淌下来,铅华(指妆容)滴落,云鬓(形容发型)下秋蝉的鸣叫显得格外整齐。远处传来玉銮的乐声,映衬着芙蓉花的孤影,似乎在对我微笑。
杨基(约1480-?),字仲明,号荫轩,明代诗人,主要活动于明中期。他是一位兼具文人气质和政治理想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推崇。
《梧宫夜》作于明代的某个秋夜,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梧宫夜》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抒情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诗的开篇以“桐阶白露下”引入,白露的清冷与桐阶的静谧相结合,立即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湿萤光炯炯”描绘夜晚的生机,湿润的环境中,萤火虫的闪烁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铜盘烧蜡黄,秋衾梦魂冷”则转向内心的情感,蜡烛的微光与秋天的寒意对比鲜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清。接下来的“粉泪铅华滴”更是传达出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失落,似乎在感叹即使是美丽的外表也掩盖不了内心的苦楚。
最后两句“何处玉銮声,芙蓉笑孤影”将诗意推向高潮,乐声与孤影交织,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有对孤独的无奈与接受。整体而言,诗歌不仅展现了秋夜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着秋夜的孤独与美好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爱情与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失落的感慨。
《梧宫夜》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基
C. 杜甫
D. 白居易
“桐阶白露下”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春天的温暖
B. 夏天的繁华
C. 秋天的清冷
D. 冬天的寒冷
“粉泪铅华滴”中的“铅华”指的是什么?
A. 眼泪
B. 妆容
C. 衣物
D. 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