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36
原文展示:
天寒聊饮酒,再酌已停觞。岂不欲酣畅,要使夜腹康。意得乐有馀,偶然不必长。寄身造化中,勿使天和伤。
白话文翻译:
天气寒冷,我只好借酒取暖,再次斟满酒杯后却停下了。难道我不想尽情畅饮吗?只是为了不让夜晚的肚子感到不适。心情愉快,乐趣有余,偶然的享受不必长久。将自己寄托于自然的造化之中,不要让自然的和谐受到伤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通过饮酒来取暖,但又不过度,体现了对生活的节制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创作的,作者通过饮酒来取暖,但又不过度,体现了对生活的节制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寒冷中寻求温暖,但又不过度放纵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通过饮酒来取暖,但又不过度的生活态度。诗中“天寒聊饮酒”一句,直接点明了天气的寒冷和作者饮酒的原因。“再酌已停觞”则表达了作者在饮酒过程中的自我节制。“岂不欲酣畅,要使夜腹康”进一步说明了作者饮酒的目的,不是为了尽情畅饮,而是为了不让夜晚的肚子感到不适。最后两句“寄身造化中,勿使天和伤”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节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节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节制与敬畏。作者通过饮酒来取暖,但又不过度,体现了对生活的节制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寒冷中寻求温暖,但又不过度放纵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再酌已停觞”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尽情畅饮 B. 自我节制 C. 无奈放弃 D. 犹豫不决
诗中“寄身造化中”比喻了什么? A. 将自己寄托于自然的造化之中 B. 将自己寄托于社会的变化之中 C. 将自己寄托于个人的命运之中 D. 将自己寄托于历史的变迁之中
诗中“勿使天和伤”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意识?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社会的责任感 C. 对个人的自律 D. 对历史的尊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