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题甘萧夫人中秋书长恨歌遗墨

《临江仙 题甘萧夫人中秋书长恨歌遗墨》

时间: 2025-05-02 12:42:52

诗句

莫谓拈毫偏写恨,聪明原是愁根。

簪花小字见丰神。

彩云惊逝影,明月證前身。

私语长生多少愿,想知泡幻非真。

沧桑弹指等微尘。

不书连理句,怕种未来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52

原文展示:

临江仙 题甘萧夫人中秋书长恨歌遗墨
作者: 丁宁 〔近代〕

莫谓拈毫偏写恨,
聪明原是愁根。
簪花小字见丰神。
彩云惊逝影,
明月證前身。
私语长生多少愿,
想知泡幻非真。
沧桑弹指等微尘。
不书连理句,
怕种未来因。

白话文翻译:

不要以为我写这首诗只是表达怨恨,其实聪明才智的根源在于愁苦。用小字簪花,显露出她的风采。彩云惊扰了逝去的影子,明月见证了她的前世。我在心中私语,长生的愿望有多少呢?想知道那泡影并不真实。沧桑的变化在指尖弹指间就如微尘一般。不写连理的句子,是怕种下未来的因果。

注释:

  • 拈毫:指拿起毛笔,写字。
  • 聪明:智慧,聪慧。
  • 簪花小字:用小字写的诗,形象地比喻女性的细腻与雅致。
  • 彩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惊扰了逝去的回忆。
  • 明月:象征着清明与真实,见证了过去的经历。
  • 泡幻:比喻虚幻的事物,像泡沫一样不真实。
  • 沧桑:世事的变迁,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深受传统文学影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人生,擅长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中秋佳节,诗人以甘萧夫人的长恨歌遗墨为题材,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借此传达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便揭示了“写恨”的表象与内在的“愁根”,暗示着情感的复杂性。接着,诗人通过“簪花小字”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聪慧,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彩云惊逝影,明月证前身”,这一句通过彩云与明月的对比,表达了现实与过往的交织。彩云的惊扰象征着对美好记忆的打扰,而明月则象征着真实的存在,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私语长生多少愿”和“泡幻非真”表达了对长生愿望的思考,揭示了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最后一句“不书连理句,怕种未来因”则是对未来可能的遗憾与责任的逃避,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谓拈毫偏写恨”:不要以为我只是写怨恨。
  2. “聪明原是愁根”:智慧的根源其实在于内心的愁苦。
  3. “簪花小字见丰神”:用小字写出的诗展现出她的风采与气质。
  4. “彩云惊逝影”:美好的彩云惊扰了过去的记忆。
  5. “明月证前身”:明月见证了她的前世,象征真实的存在。
  6. “私语长生多少愿”:在心中私语,长生的愿望有多少呢?
  7. “想知泡幻非真”:想知道那些泡影并不真实。
  8. “沧桑弹指等微尘”:世事的变迁如同微尘般一瞬即逝。
  9. “不书连理句”:不写连理的句子。
  10. “怕种未来因”:害怕种下未来的因果。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泡幻”比喻虚幻的事物。
  • 对比手法,通过“彩云”与“明月”的对比,突出情感的复杂。
  • 拟人手法,通过“私语”赋予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情感的复杂性与人生的无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揭示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彩云:象征美好与短暂的事物。
  • 明月:象征真实与永恒的存在。
  • 泡幻:代表虚幻与不实的愿望。
  • 沧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时间、情感和存在的深刻探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聪明原是愁根”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聪明是来自于快乐
    • B. 聪明是由愁苦产生的
    • C. 聪明与情感无关
    • D. 聪明是与生俱来的
  2. “彩云惊逝影”中的“彩云”象征什么?

    • A. 真实的存在
    • B. 短暂的美好
    • C. 永恒的情感
    •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人为何“不书连理句”?

    • A. 害怕未来的果报
    • B. 不想写诗
    • C. 希望保持单身
    • D. 不喜欢连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在《长恨歌》中,白居易通过叙述的方式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强调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常。而丁宁的《临江仙》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哲思,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与情感的纠葛,二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李白诗集》
  • 《白居易全集》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探芳讯 拟游青原,三夙驾未果,军书蜂午,宿诺难践。用弁阳翁韵,为山灵讯 探芳讯 白门访蒋二窗 探芳讯 探芳讯 朱氏湖庄和云甫丈 探芳讯 夏芝岑修饰定王台,每岁人日探梅,必有赋咏。癸未邀集,用草窗调应之 探芳讯(西泠春感) 探芳讯 来其 探芳讯 探芳讯 雪娘病起,重见江湄,一月讹言如隔世矣 黄金缕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嘻天哈地 枯脑焦心 山川米聚 容表 狗吠之警 倒八字的字 隶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千金一掷 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偕极 笔端 尢字旁的字 不讳之朝 旌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