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0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05:26
东皋杂兴 其八
作者: 释妙声 〔明代〕
范蠡功成爱五湖,
空烟犹想晓篷孤。
从知乌喙难同乐,
不待君王赐属镂。
范蠡功成之后,喜爱五湖的景色,
即使空中烟雾缭绕,仍然怀念清晨的孤篷。
从此知道,乌鸦的啼叫难以与我同乐,
不必等待君王赐予我荣华富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妙声,明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基础,崇尚自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范蠡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追求自由与自然生活的向往。开头提到范蠡“功成”,暗示了成功之后的生活状态,但他转向“爱五湖”,显示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似乎在对比功名与自然之间的选择。接下来的“空烟犹想晓篷孤”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尽管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到迷惘,但他依然怀念那种孤独而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从知乌喙难同乐,不待君王赐属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超然态度,表达了他不愿意为权贵所束缚的自由精神。
整首诗透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最终选择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非世俗的荣华富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传达了作者追求宁静与内心满足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范蠡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功名利禄
B. 自由与自然
C. 战争与胜利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晓篷”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孤独与宁静
C. 权力的象征
答案:B
诗人对君王的态度是什么?
A. 渴望依赖
B. 超然淡泊
C. 追求权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释妙声的《东皋杂兴 其八》都表达了对孤独和自然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和情感丰富,而释妙声则通过典故和意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