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曲阜二首 其一

《至曲阜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0:04:38

诗句

鸣梢重至圣人乡,雨霁青郊正艳阳。

元气闾阎复前度,儒风经史表他方。

八年岁月驹兮电,万户恬熙耕与桑。

莅止叩瞻申积悃,素王教泽并天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4:38

原文展示:

鸣梢重至圣人乡,雨霁青郊正艳阳。元气闾阎复前度,儒风经史表他方。八年岁月驹兮电,万户恬熙耕与桑。莅止叩瞻申积悃,素王教泽并天长。

白话文翻译:

第一句:鸣鸟在树梢欢唱,仿佛又来到这位圣人的故乡;
第二句:雨过天晴,青郊之上正值艳阳高照。
第三句:元气在这里重新聚集,儒家的风范和经典在四方传播;
第四句:过去的八年如同电光石火般匆匆而过,
第五句:万家户外安详,正在耕作和种桑。
第六句:我来到这里,恭敬地瞻仰,表达我的敬意,
第七句:素王的教泽如同天长地久。

注释:

  • 鸣梢:指鸟在树枝上鸣叫。
  • 圣人乡:指孔子的故乡,曲阜。
  • 青郊:指郊外的青翠之地。
  • 元气:指生气和活力。
  • 儒风:指儒家文化和风范。
  • 经史:指经典著作和历史。
  • 恬熙:指安静和和睦。
  • 莅止:到达和停留。
  • 叩瞻:叩首仰望,表示敬意。
  • 素王:指孔子,强调其教泽广泛。

典故解析:

  • 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通常指的是具有超凡智慧和道德的人,孔子被视为其中的代表。
  • 儒风经史:儒家文化强调的经典与历史,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 素王教泽:指孔子的教导如同天长地久,象征其思想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乾隆皇帝,清代的著名皇帝,政治、文化成就卓越。他在位期间,重视文治,推动文化的繁荣,尤其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乾隆年间,表达了作者对孔子故乡曲阜的敬仰,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曲阜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气息,传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敬意。开篇以鸟鸣声和艳阳光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同时暗示着孔子故乡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提到“元气闾阎复前度”,不仅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重视,也隐喻着儒家文化在当时的复兴。八年的时光如电光闪过,显示了历史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而“万户恬熙耕与桑”则描绘了社会的安宁与繁荣,表现了对农民生计的关心。结尾的“素王教泽并天长”,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孔子教诲长存的期待和尊重。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弘历对儒家文化的自豪感与推崇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鸣梢重至圣人乡:描绘了鸟鸣的生动场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强调了这是孔子的故乡。
  • 雨霁青郊正艳阳:雨后天晴,阳光明媚,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元气闾阎复前度:强调了儒家思想的复兴,元气的恢复意味着文化的再生。
  • 儒风经史表他方:儒家文化的传播已经超出本地,影响到更远的地方。
  • 八年岁月驹兮电:形象地描绘时光的流逝,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万户恬熙耕与桑:展现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体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心。
  • 莅止叩瞻申积悃:表达了对孔子深切的敬仰与追思,表现出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 素王教泽并天长:强调孔子教诲的长久性,寓意其思想的永恒影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霁青郊”与“正艳阳”,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岁月驹兮电”比喻时间的飞逝,生动形象。
  • 拟人:鸟鸣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孔子故乡的敬仰与对儒家文化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热爱,同时也表现了对社会安定、百姓幸福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青郊: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元气:象征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 耕与桑:象征农民的生活与社会的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人”指的是谁?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荀子
    • D. 老子
  2. 诗中“雨霁青郊正艳阳”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悲伤
    • B. 生机勃勃
    • C. 黑暗
    • D. 寂静
  3. 诗中提到的“素王教泽”是指哪个思想的影响?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儒家
    • D. 法家

答案:

  1. B. 孔子
  2. B. 生机勃勃
  3. C. 儒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对人民的关心,与弘历的赞美之情形成对比。
  • 李白《将进酒》:充满豪情与对人生的乐观态度,与弘历的深沉思考相对照,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中华文化与儒家思想》

相关查询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秋槿 村夜 读老子 经溱洧 闲卧 新乐府 百鍊镜 辨皇王鉴也 春游 逢张十八员外籍 刘十九同宿(时淮寇初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雩 頁字旁的字 利欲熏心 敲锣放炮 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鸢肩羔膝 默伽 七返丹 浇流 刀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销缩 言之无物 拖金委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