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57
功高礼洽,德尊乐备。
三献具举,百司在位。
诚敬罔愆,幽明同致。
茫茫亿兆,无思不遂。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这首诗表达了对功德的高度评价和对礼仪的重视。功高的名声,与礼节的和谐,德行的崇高,与乐器的齐备,三献的礼仪齐全,百官都在其位,诚心诚意,毫无过失,阴阳两界皆能归于一处。广阔的亿万众生,没有一个愿望无法实现。像天一样覆盖,像地一样包容。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逸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骈文著称,风格典雅,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梁宗庙歌七首》是沈约为梁朝宗庙所作,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反映了当时对礼仪和德行的重视。
这首诗以庄重的语调开始,强调功德与礼仪的统一,说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繁荣依赖于公正的礼节和崇高的道德。诗中提到的“三献”,不仅是对祖先的敬仰,也是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视,体现了古人对礼仪的极高尊重。
沈约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礼仪与德行比作天和地,强调了其包容性与重要性。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茫茫亿兆,无思不遂”,表达了对民众美好愿望的关注,预示着在良好社会氛围下,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崇高和庄重,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强调礼仪与道德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社会美好愿望的期许,传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
下列哪个词最能描述诗中提到的礼仪?
A. 轻浮
B. 庄重
C. 随意
D. 复杂
“三献具举”主要指的是什么?
A. 祭祀的仪式
B. 君主的权力
C. 文化的传承
D. 人民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幽明同致”意味着什么?
A. 阴阳相对
B. 生死相通
C. 冲突不断
D. 无法沟通
答案: 1. B 2. A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