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5:10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
作者:方干 〔唐代〕
映窗孤桂非手植,
子落月中闻落时。
仙客此时头不白,
看来看去有枯枝。
窗前的孤桂树并不是人工栽种的,
月中落下的桂子声响清晰可闻。
此时的仙客头发并未白化,
他来来回回地看着这枯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景云,号逸人,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创作于方干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诗人在黄山游历时,见庭前的孤桂,激发了他对时间、生命和孤独的思考。通过对桂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庭前孤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首先,“映窗孤桂非手植”一句,开头便揭示了桂树的独特性,表明它非人工栽种,暗示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自由。孤桂的存在,给予人一种清幽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孤独与高洁。
接下来的“子落月中闻落时”,则通过声音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桂花在月下飘落,伴随着清冷的夜色,诗人听见桂子的落下声,似乎在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此时的仙客“头不白”,不仅是对自身年龄的描述,也暗示了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一句“看来看去有枯枝”则将孤桂的形象与生命的无常相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诗人在反复观看中,体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孤桂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孤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孤独与高洁的理想,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映窗孤桂非手植”中,孤桂的生长状态是?
a) 人工栽种
b) 自然生长
c) 移植而来
d) 枯萎已久
诗中提到的“仙客”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人或神仙
c) 老年人
d) 诗人自己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