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8:30
弭节齐安郡,孤城百战残。
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在齐安郡的弭节镇,孤独的城池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却仍然残破不堪。村子旁边的树林中有老虎出没,而环绕着县城的地方却没有官员管理。黄昏时分,梅花在空中发出怨怼的声响,清澈的江水映出寒冷的桂树影子。对于这离别的事情,我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声。
“黍离”出自《诗经》,意指离家、别离的情感。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
方干(约768年-837年),唐代诗人,字彦深,号止庵,出身于书香门第。方干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同时也擅长写咏怀诗,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此诗写于方干被贬至黄州期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期,诗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时局的感慨。
《过黄州作》是方干在贬谪生涯中所作的一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以“弭节齐安郡”引入,描绘出身陷困境的孤独感,接着通过“孤城百战残”展现了战乱的残酷,暗示了作者的身世与所处的环境。接下来的“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则揭示了社会动荡与治安的不宁,表现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一联,作者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寂与惆怅。而最后一句“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的心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社会动荡的无声控诉。
总体而言,方干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与诗人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了一个诗人在贬谪生活中的苦闷与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傍村林有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