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不见花

《不见花》

时间: 2025-05-07 22:58:38

诗句

看花无计作闲身,尘土余杭暗度春。

不见花开莫惆怅,花飞还得免愁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8:38

原文展示:

不见花
高启

看花无计作闲身,
尘土余杭暗度春。
不见花开莫惆怅,
花飞还得免愁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看花无计而感到无奈,春天在尘土中悄然流逝。虽然眼前看不到花开,不必因此感到惆怅,因为即使花瓣飘落,也无需为此而心生愁苦。

注释:

  • 无计:没有办法,无法。
  • 闲身:闲适安逸的生活。
  • 尘土余杭:余杭是指“余杭”这个地方,意指尘土满地,暗指环境的浑浊。
  • 暗度春:春天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 莫惆怅:不要感到惆怅。
  • 花飞:花瓣飘落。
  • 免愁人:不让人感到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字若愚,号逸民,明代初期诗人,擅长诗歌,尤以七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花的凋零与无奈,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不见花》是高启通过对花的描写,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第一句“看花无计作闲身”开篇即用“无计”二字,表现了诗人对花的渴望却无能为力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尘土余杭暗度春”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沉闷,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悄然流逝。此句中的“尘土”与“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而后两句“不见花开莫惆怅,花飞还得免愁人”,给人以安慰,诗人告诉自己和读者,尽管未能见到花开,也无需感到悲伤,因为花瓣的飘落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整首诗通过看似简单的描写,实则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生命中无常与美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看花无计作闲身”:表达了诗人想看花但无能为力的无奈。
    • “尘土余杭暗度春”:描绘了环境的灰暗与春天的悄然流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 “不见花开莫惆怅”:劝慰自己不必因花未开而感到惆怅。
    • “花飞还得免愁人”:强调即使花瓣飘落,也不必忧愁,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2. 修辞手法

    • 对比:用“尘土”与“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失落。
    • 反问:通过“不见花开莫惆怅”反问的方式,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花瓣的飞落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在面对时光流逝时保持内心平和的态度。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尘土:象征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 :象征希望与生机的时节,但这里却暗示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高启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尘土余杭”暗示了什么?

    • A. 环境优美
    • B. 社会繁华
    • C. 环境阴沉
  3. “不见花开莫惆怅”的意思是?

    • A. 不必为花未开而感到悲伤
    • B. 一定要去看花
    • C. 花开了就开心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高启的《不见花》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春天的感慨,但高启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动荡与国家前途的忧虑。两者的视角各有不同,体现了各自的时代背景与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小池 九日追怀叔父兄长登高 九日 端午 送翁修撰 次韵彦崇游三洞 招隐堂 信步 还自肃宁晚色可爱寄卢行之 寄钦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危阽 鄙县 下坂走丸 刀字旁的字 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江结尾的成语 包含冉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顿开茅塞 眉眼传情 女字旁的字 鸾翱凤翥 穷愁潦倒 虫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静难 一夕三迁 辽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