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6:43
沁园春 题徐二玉小像
作者:陈维崧
貌君者谁,尺幅经营,天机渺漫。
纵偶然位置,偏能高脱,无多笔墨,只取幽閒。
缓带溪桥,微吟山寺,目送飞鸿自往还。
萧疏极,任人情物态,了不相关。
多君逋峭难攀。只日向衡门赋考槃。
况霜红露白,秋冬之际,衫黄桕赤,山水之间。
竹杖逍遥,芒鞋散诞,古树槎枒挂箨冠。
从君去,好或穷岩岫,或弄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徐二玉的人的小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的形象和气质。开头提问“貌君者谁”,暗示了对徐二玉的深邃思考。接着赞美他的画作虽小,却能隐隐透出高洁的气度,笔墨不多,但意境悠闲。诗人回忆自己在溪边、山寺的吟唱,目送那飞鸿自由往来,感叹人与自然的疏离与不相关。诗句中提到攀登的艰难,暗示对徐二玉的敬仰与追求。最后,描绘了秋冬的景色,色彩斑斓,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自由逍遥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年-约1690年),清代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享有盛誉。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徐二玉小像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心理。
陈维崧的《沁园春 题徐二玉小像》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徐二玉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全诗以问句开头,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接着通过对徐二玉画作的赞美,表现出其气质的高洁与闲适。诗中提到的“微吟山寺”与“目送飞鸿”,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暗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疏离。接下来的萧疏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感慨。通过“多君逋峭难攀”的自我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徐二玉的敬仰,同时也揭示了自我在艺术追求中的艰辛。最后的描写则让整首诗在季节的变迁中,显得更加生动与富有层次。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徐二玉的颂扬,更是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追求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徐二玉小像的赞美,探讨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表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鸿”象征什么?
诗人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