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7:15
《沁园春 止酒效稼轩体》
半世游从,到处逢迎,惟尔麴生。
喜一尊乘兴,时居乐土,三杯有力,能破愁城。
岂料前欢,俱成后患,深悔从来见不明。
筠轩下,抱厌厌病枕,恨与谁评。
请生亟退休停。更说甚浊贤与圣清。
论伐人心性,蛾眉非惨,烁人骨髓,鸩毒犹轻。
裂爵焚觞,弃壶毁盒,交绝何须出恶声。
生再拜,道苦无大故,遽忍忘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饮酒及其带来的欢愉与痛苦的思考。作者回顾自己半生的游荡与应酬,感叹酒的欢愉瞬间却常常会转化为后来的悔恨,反思自己曾经的无知与迷茫。诗中提到的“筠轩”象征着一种隐居的理想,而病枕则暗示了身心的疲惫。作者希望能够尽快退休,远离世俗的纷扰,认为即使在道德与权利的争执中,人的心性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作者表示对过往的饮酒交往感到无奈与痛心,强调了内心的挣扎。
作者介绍:张野,元代诗人,擅长词曲,深受当时文人追捧。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豪放与细腻的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沁园春 止酒效稼轩体》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透过酒的欢愉与痛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开篇即以“半世游从”引入,呈现出一种游荡不定的生活状态,接着以“喜一尊乘兴”的描写,描绘了酒带来的瞬间快乐。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开始反思这种快乐的短暂性,认为“岂料前欢,俱成后患”,表达了对过往饮酒行为的悔恨与自责。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读者能感受到酒的两面性:既是欢愉的源泉,又是痛苦的根源。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筠轩下,抱厌厌病枕”来展现内心的疲惫与对世俗的厌倦,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在最后部分,诗人以“生再拜,道苦无大故,遽忍忘情”收尾,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接受与释然。这种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使得整首诗在豪放中带有细腻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比喻和排比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对比与冲突,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欢愉与痛苦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饮酒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麴生”指什么?
A. 酒的酿造
B. 诗人
C. 朋友
“筠轩”象征着什么?
A. 喧闹的城市
B. 清静的隐居生活
C. 酒的美味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A. 积极乐观
B. 反思与悔恨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