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5:51
送丘为下第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
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
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
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
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
送别丘君因落第
我在沧江边漂泊,十年来只为献诗赋文。
难道明主会喜欢我吗?如今有谁能举荐贤才呢?
国门之内征税繁重,旅途中只盼能早日归家。
皎洁的阳光照耀着春水,绿藻香气弥漫在客船上。
没有媒介我无法施展才华,因此我也渴望归田居住。
祖咏,字景仁,号香山,唐代诗人,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与个人的理想追求。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后的失落与无奈。诗中表达了对明主的渴望与对贤才被重视的希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归田田园生活的向往。
《送丘为下第》描绘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沧江一身客”开篇,设定了漂泊无依的基调,表现出对外界的无奈与冷漠。接着,他通过“献赋空十年”表达了自己十年来未能施展才华的痛苦,暗示了科举制度的残酷与竞争的激烈。
“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两句,质疑明主的识才能力,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失望。接下来的“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则描绘了现实生活的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最后几句“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归田生活的向往。在“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中,再次强调了缺乏扶持与推荐的无奈,最终回归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悲怆的情感贯穿,展现了个体在社会洪流中的无力感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反映了个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社会政治环境的质疑和对归田田园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诗中“献赋空十年”指的是什么?
A. 诗人写作多年却未获成功
B. 诗人已成名
C. 诗人放弃写作
D. 诗人获得科举
“皦日媚春水”中“皦日”指什么?
A. 明亮的阳光
B. 明月
C. 暴风雨
D. 星星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科举制的赞美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