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0:27
原文展示:
题方兴化茔舍 赵师秀 〔宋代〕 使君如玉不雕镌,可惜埋藏已十年。 佳兆昔令人入梦,遗经今有子能传。 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 要识德源无尽处,一池清甚发渊泉。
白话文翻译:
使君您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不加修饰,可惜已经埋藏了十年。 您的美好名声曾经让人在梦中见到,如今您的经典著作有儿子能够传承。 紫藤依附在温暖的地方应该能生长,苍柏高耸入云似乎要触及天空。 要了解德行的源头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一池清澈的水源不断涌出。
注释:
诗词背景: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对方兴化墓地的题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后人的期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后继有人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后继有人的期望。首联以“如玉不雕镌”形容逝者的高洁,而“可惜埋藏已十年”则流露出对其逝去的惋惜。颔联和颈联通过对紫藤和苍柏的描绘,象征逝者的美好名声和高远志向。尾联则强调德行的源头是无穷的,如同清澈的泉水不断涌出,寓意逝者的德行将永远流传。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后继有人的期望,强调了德行的源头是无穷的,如同清澈的泉水不断涌出,寓意逝者的德行将永远流传。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如玉不雕镌”比喻什么? A. 逝者的高洁品德 B. 逝者的外貌 C. 逝者的才华 答案:A
诗中“紫藤附暖应生地”象征什么? A. 逝者的温暖环境 B. 逝者的生长条件 C. 逝者的美好名声 答案:B
诗中“一池清甚发渊泉”象征什么? A. 逝者的德行 B. 逝者的才华 C. 逝者的名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