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方兴化茔舍

《题方兴化茔舍》

时间: 2025-05-04 00:50:27

诗句

使君如玉不雕镌,可惜埋藏已十年。

佳兆昔令人入梦,遗经今有子能传。

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

要识德源无尽处,一池清甚发渊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0:27

原文展示:

题方兴化茔舍 赵师秀 〔宋代〕 使君如玉不雕镌,可惜埋藏已十年。 佳兆昔令人入梦,遗经今有子能传。 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 要识德源无尽处,一池清甚发渊泉。

白话文翻译:

使君您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不加修饰,可惜已经埋藏了十年。 您的美好名声曾经让人在梦中见到,如今您的经典著作有儿子能够传承。 紫藤依附在温暖的地方应该能生长,苍柏高耸入云似乎要触及天空。 要了解德行的源头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一池清澈的水源不断涌出。

注释:

  •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如玉不雕镌: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需要外在的修饰。
  • 佳兆:好的预兆或名声。
  • 遗经:留下的经典著作。
  • 紫藤附暖应生地:紫藤需要温暖的环境才能生长。
  • 苍柏凌空欲到天:苍柏高耸,比喻人的志向高远。
  • 德源:德行的源头。
  • 一池清甚发渊泉:比喻德行源源不断,清澈如泉水。

诗词背景: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对方兴化墓地的题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后人的期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后继有人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后继有人的期望。首联以“如玉不雕镌”形容逝者的高洁,而“可惜埋藏已十年”则流露出对其逝去的惋惜。颔联和颈联通过对紫藤和苍柏的描绘,象征逝者的美好名声和高远志向。尾联则强调德行的源头是无穷的,如同清澈的泉水不断涌出,寓意逝者的德行将永远流传。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逝者的高洁和对其逝去的惋惜。
  • 颔联:通过典故和象征,表达了逝者美好名声的传承。
  • 颈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象征逝者的高远志向。
  • 尾联:通过比喻和象征,强调德行的源头是无穷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玉不雕镌”、“一池清甚发渊泉”。
  • 象征:如“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后继有人的期望,强调了德行的源头是无穷的,如同清澈的泉水不断涌出,寓意逝者的德行将永远流传。

意象分析:

  • 如玉:象征高洁的品德。
  • 紫藤:象征温暖和生长。
  • 苍柏:象征高远和坚韧。
  • 一池清甚发渊泉:象征德行的源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玉不雕镌”比喻什么? A. 逝者的高洁品德 B. 逝者的外貌 C. 逝者的才华 答案:A

  2. 诗中“紫藤附暖应生地”象征什么? A. 逝者的温暖环境 B. 逝者的生长条件 C. 逝者的美好名声 答案:B

  3. 诗中“一池清甚发渊泉”象征什么? A. 逝者的德行 B. 逝者的才华 C. 逝者的名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战乱后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师秀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莫处士悼诗 村居 其二 归来 春晚客怀 其三 江山渔隐图 陌上桑 幽窅 次韵答王敬助 其六 送五台长老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拔类超群 韋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千人一状 回舛 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仗托 手字旁的字 连城之璧 瑶台阆苑 三撇旁的字 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执一无失 进退维亟 包含瞋的成语 藏头护尾 鄙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